二月澄江春浩荡,游鱼共逐桃花浪。
就中锦鲤独殊常,轩然欲奋青霄上。
头角行看变化成,鞭雷掣电游紫清。
卷起沧溟千万顷,散作霖雨苏苍生。
却笑长鲸数千尺,横海吞舟亦何益。

【注释】

题画鱼五首为刘方伯赋:指《题画鱼》五首诗。

澄江:清澈的江流。

春浩荡:春天的江水浩渺无边。

桃花浪:桃花盛开时,水面上泛起的波纹。

锦鲤:这里指红色的鲤鱼。

轩然:形容气势盛大的样子。

鞭雷掣电:比喻游动迅疾,如闪电般。

沧溟:大海。

长鲸:巨大的鲸鱼。

横海:横渡海洋。

吞舟:吞食舟船。

【译文】

二月的江水清澈明净,游动的鱼儿和着桃花浪欢快地游玩。

其中最特别的是那红鲤鱼,它昂头翘尾,仿佛要奋起直上青霄。

它头上的角和颈上的斑纹都在变化中显现出来,好像在鞭挞雷电,畅游于紫色的天宫。

它卷起千万顷的沧溟,将雨水洒满大地,滋润苍生。

可又笑那长鲸呀长鲸,横渡大海吞没舟船有什么益处呢?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五幅图画中的鱼的动态来表现作者对鱼的观察和感受。

前两句写鱼与桃花相映成趣,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二月的江水清澈明净,游动的鱼儿和着桃花浪欢快地游玩。在这美丽的景色中,有几条特别醒目的鱼——红鲤鱼,它们昂头翘尾,仿佛要奋起直上青霄。这里的“独殊常”三字,写出了红鲤鱼与众不同的特点。

第三四句写红鲤鱼的变化,用“鞭雷掣电”来形容其动作之快,如同电闪雷鸣一般。然后以“散作霖雨”来形容红鲤鱼所散发的水气滋润大地的景象。这一部分既写出了红鲤鱼的灵动活泼,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

最后两句写长鲸的威武,但同时也指出了它的弊端——横渡大海吞没舟船,没有什么实际用处。这一部分既有哲理性的思考,也有对现实的批判和讽刺,表现出诗人深沉的思想和敏锐的观察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