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南去入烟霞,傍马春光岂觉赊。
黄鸟声中饶别思,鹧鸪词后艳才华。
六曹选望须参省,十载怀亲恰过家。
谁遣疏慵继芳躅,只应惭愧夏官衙。
注释:
三山:指福州的三山,是福州的别称。
黄鸟:即《诗经·小雅》中的“黄鸟鸣矣”,这里借指春天。
鹧鸪词:即《鹧鸪辞》,是一种古代诗歌体裁。
六曹:指六部的官员。
十载怀亲:意思是说在外地十年间,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夏官衙:指夏官尚书省,是古代政府机构之一。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郑立之赴闽藩(即福建巡抚衙门)的一首送别诗。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春日送行的生动画面,表达了对郑立之的深情厚谊。
首句“三山南去入烟霞”,描绘了福州三山的壮丽景色,同时也暗喻着郑立之即将踏上的仕途之路。接着,诗人以“傍马春光岂觉赊”作为过渡,既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痛苦。
颔联“黄鸟声中饶别思,鹧鸪词后艳才华”,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郑立之的深情厚谊。“黄鸟声中饶别思”,意味着在黄鸟的啼叫声中,诗人不禁想起了郑立之的离别之情;“鹧鸪词后艳才华”,则赞美了郑立之的才情和美貌。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郑立之的外貌和才华,更表达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思念之情。
颈联“六曹选望须参省,十载怀亲恰过家”,则是对郑立之的期望和祝愿。“六曹选望须参省”,意味着郑立之在仕途上需要谨慎行事,不要辜负了众人的期望;“十载怀亲恰过家”,则表达了诗人对郑立之在外十年间的思念之情,希望他能早日回家与亲人团聚。
尾联“谁遣疏慵继芳躅,只应惭愧夏官衙”,则是对郑立之的鼓励和鞭策。“谁遣疏慵继芳躅”,意指没有人能够代替郑立之去完成这个重任;“只应惭愧夏官衙”,则是表达诗人对郑立之的愧疚之感,因为自己不能亲自陪伴他前往福建巡抚衙门。然而,无论是否有人能够代替,郑立之都应该勇往直前,为国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送行图景,表达了诗人对郑立之的深厚情谊。同时,诗人也借此机会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令人感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