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寻幽草赋无媒,曾播苏湖化雨来。
尘外簪裾还逸客,眼前罗网有遗才。
苍茫秋色孤舟发,婉转春光一径开。
老我欲从渝水曲,柳花何处读书台。
【注释】
莫:不要。寻:寻找,探求。幽草:隐士所居之处。无媒:没有媒介,指隐居深山。曾:曾经。播苏湖:指传播儒家思想的地方,也指传播儒学的场所。化雨:比喻教化,教育。簪裾:冠冕之饰,借指官位、仕途。逸客:隐者或闲云野鹤。遗才:指被遗弃不用的人才。苍茫:迷离迷茫的样子。秋色:秋天的景象。罗网:比喻束缚。婉转:柔美。春光:春天的美好景色。渝水:即重庆江,今称嘉陵江。曲:曲折。柳花:柳絮,柳树的种子,随风飘散,故称。读书台:指古代学者读书的地方。
【赏析】
《赠王教授归隐》是唐代诗人李嘉佑创作的一首七律。此诗写送别友人王教授归隐之事,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王教授不随世俗名利而归隐的赞赏,并借此抒发了自己的志向与抱负。
首联“莫寻幽草赋无媒,曾播苏湖化雨来。”意思是说不要去寻觅幽静的小草,因为那里没有传布教化的媒介;曾经在苏州湖中传播过教化,像春雨一样滋润了万物。这里用“莫”字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的祝福和挽留之意,同时用“曾”字表示自己也曾参与过这样的教化工作,但最终还是选择归隐,远离了尘世的纷扰。颔联“尘外簪裾还逸客,眼前罗网有遗才。”“尘外”指远离人世的隐居之地,“簪裾”则是指官服,这里用来代指仕途。这两句的意思是,那些追求名利的人就像尘世之外的仕人们一样,而你却像一位飘逸的高士,摆脱了世俗的束缚;你虽然身处尘世,却没有被世俗所污染,依然保持着高洁的品质。颈联“苍茫秋色孤舟发,婉转春光一径开。”意思是说,我乘着孤舟在苍茫的秋色中出发,一路上春光明媚,美景无限。这里的“孤舟”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和漂泊,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尾联“老我欲从渝水曲,柳花何处读书台。”“老我”指的是诗人自己,“柳花何处读书台”则是借用了一个典故,表示自己想要追随好友而去,去寻找一个可以自由发挥才华的地方。这里的“柳花”既是一种自然景物,也寓意着诗人的志向和理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归隐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自己的志向和抱负,展现了他对于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