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霜先上戟枝头,初讶苍苍渐未休。
何物谩疑缘苦思,有根元不是穷愁。
称庚广座嫌侵岁,顾影澄溪畏落秋。
清鉴莫须论拔摘,竟谁公望满澶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公元815年(唐顺宗永贞元年)创作的。刘禹锡当时任监察御史,与王叔文等人一同推行政治改革,结果被贬为朗州司马。这首诗就是他在朗州所作,表达了他对仕途坎坷的感慨和对未来命运的忧虑。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白髭(zhī):指人头发斑白。

新霜先上戟(jié)枝头,初讶苍苍渐未休:新降的霜冻首先落在戟(一种兵器)的枝叶上,我最初惊讶地觉得它虽然苍老但并未消逝。戟,古代的一种兵器。

何物谩疑缘苦思,有根元不是穷愁:这又是什么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的烦恼呢?有根元不是穷愁,意思是说,即使没有穷愁,也会有其他烦恼。

称庚广坐嫌侵岁,顾影澄溪畏落秋:人们常常在正月初一称庚寅,因此我担心自己会因为触犯忌讳而受到惩罚。顾影澄溪畏落秋,意思是说,我在看到清澈的溪流中自己的倒影时,会害怕秋天的到来。

清鉴莫须论拔摘,竟谁公望满澶州:清澈的水镜里不应该讨论那些被拔出水面的东西,到底谁能够像李德裕一样官至宰相呢?清鉴,这里指的是水镜,比喻清明的政治环境。拔摘,比喻清除奸邪。公望,指李德裕,他曾担任过宰相。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抒发诗人的情感。首联写霜冻先上戟枝头,引起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颔联写诗人面对清冷的月光下的影子,感到恐惧和不安;颈联写诗人担忧自己在正月初一犯忌讳而受到惩罚,同时也担心自己在清澈的水镜里被人拔出水面;尾联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担忧,他希望有人能够像李德裕一样官至宰相。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