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愁与散霾,草堂先为寄诗开。
坐知穗石□□檄,闻道蓬壶儗泛杯。
烛影满天催晓旭,车音何处候春雷。
郑公剑履还前殿,千古无劳叹楚才。

注释:

  1. 人日和宗宪长朝用:人日节,即人的生日,这里指作者生日。和宗宪,名不详,可能是作者的友人。长朝用,意即长寿,这里指祝福友人长寿。
  2. □□清愁与散霾:这句诗的意思是,诗人心中充满了深深的忧愁,就像空气中弥漫着灰尘一样。
  3. 草堂先为寄诗开:草堂,这里指作者的居所,可能是在成都。寄诗,指写诗。这句话的意思是,诗人首先在草堂写下了这首诗。
  4. 坐知穗石□□檄:坐在草堂里,诗人知道有人在发布紧急公文。
  5. 闻道蓬壶儗泛杯:听到有人要去蓬莱仙岛(蓬壶)泛舟饮酒。蓬壶,古代传说中的仙境之一,在渤海中。拟泛杯,意即准备喝酒。
  6. 烛影满天催晓旭:烛光照亮了整个天空,仿佛催促太阳升起。
  7. 车音何处候春雷:春天的雷声似乎就藏在车声之中。
  8. 郑公剑履还前殿:郑公,名不详,可能是皇帝。剑履,古代官员上朝时穿的鞋子。前殿,皇宫的前院。这句话的意思是,皇帝回到皇宫前院,穿着官服,戴着官帽。
  9. 千古无劳叹楚才:这句诗的意思是,历史上有很多才华横溢的人,他们的事迹已经流传千古,所以不需要感叹自己的才华不如他们。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祝寿诗,表达了对友人生日的祝贺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如“清愁”,“散霾”,“草堂”,“穗石”,“蓬壶”,“烛影”,“车音”,“郑公”,“剑履”等,这些词语都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诗人通过对这些词语的巧妙运用,成功地表现了自己内心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友人的生活与历史上的文人墨客进行对比,突出了友人的才华横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