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邮吹唤鸡号急,束燎荧荧石路弯。
残月到岩犹带树,遥空如水欲浮山。
銮声已走边声马,林影仍栖露影鹇。
本为仆夫谢烦暑,远怀无限晓行间。

【解析】

此诗为送别诗,写诗人在驿舍中与友人别离时的情景。全诗以“晓发”二字起笔,扣题点明时间、地点及作者当时的心情。开头两句写清晨起身出发时的情态。首句“小邮吹唤鸡号急”,是说驿站的晨钟刚刚响起,鸡就叫起来了,说明天刚亮就出发了;次句“束燎荧荧石路弯”,是说驿站的灯火把小路照得很亮,说明天一早就要启程了。这两句是写景兼叙事,渲染出一种急促而紧张的气氛。三四两句写沿途景色,也是写景兼叙事,渲染出一种幽静而恬淡的气氛。五六两句写送别的场面,也属记事。末联写离别之情,属于抒情。

【答案】

译文:清晨起身出发,驿站的晨钟刚刚响起,鸡就打起了鸣叫,要动身上路了。路上的灯火把小路映得通红,仿佛弯弯的小路都亮了起来,要赶路了。远远地看山,山上的树林还挂着月色,仿佛山也在迎送客人。马儿奔跑起来,尘土飞扬,像水波一样。树林里鸟儿的身影还在树上,似乎它们也在等待主人远行。我本来是来谢烦暑的,却因思念远方的人而心绪难平。赏析:这首诗是送别诗。诗人于清晓出发赴任途中,经过一个古驿亭,看到驿亭内外的景物,写下这首七绝。

首句“小邮吹唤鸡号急”,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作者心情。诗人一大早就起身出发,听到鸡叫声后,马上赶到驿亭,准备上马出发。这里,“小邮”点出了这是一个偏僻的驿亭,“吹唤”则表明驿亭已有人在等候,“鸡号”即公鸡啼叫,这是古代驿站传递信息的方式之一。

第二句“束燎荧荧石路弯。”描写的是驿站外的情景,用字精当。“束燎”指的是驿站门前的火堆;“荧荧”指火把发出的光芒;“石路弯”则描绘了石子路上的曲折。诗人站在石子路上,看着远处的山路弯曲,心中不由得生出几分感慨。

第三四句描写的是旅途中所见的山景。前一句“残月到岩犹带树”,说的是月亮从山顶慢慢滑落下来,挂在山腰的岩石上,月光洒落在树林上,使树林显得更加幽静;后一句“遥空如水欲浮山”,说的是天空一片湛蓝,云朵低垂,仿佛要把整个山峰托起。这里的“水”并非字面意思上的水,而是形容天空的颜色像水一样清澈,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第五六句是写驿亭内外的景象。“銮声已走边声马”的意思是驿亭里的马儿已经听到了边塞传来的铃声,开始奔跑起来;“林影仍栖露影鹇”,“林影”、“露影”都是形容树林的影子和露水的痕迹。这些细节描写让整首诗显得更加生动、形象,仿佛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当时的心境。

最后两句则是抒发诗人的感情。“本为仆夫谢烦暑”,“仆夫”是指驿站的伙计;“谢烦暑”则是说自己之所以感谢他们,是因为他们在炎热的夏日为我送来凉爽。然而,诗人心中更多的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远怀无限晓行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感。他虽然在清晨出发,但却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到达,这种未知的感觉让他倍感孤独。同时,他也在思念远方的家人、朋友和自己曾经度过的美好时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