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鞍遥入薜萝丛,石磴沿回叠嶂中。
鸠妇一声山雨白,木奴千树野霜红。
头颅谩诧陶弘景,笑语方谐阮仲容。
已过重阳犹对菊,有怀何必怨秋风。
《十月三日登戙旗山和骆任之》是明代诗人黄衷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
吟鞍遥入薜萝丛,石磴沿回叠嶂中。
鸠妇一声山雨白,木奴千树野霜红。
译文:
在遥远的山路上,我骑马行进,进入了郁郁葱葱的薜萝丛中。沿着曲折的石阶,我们来到了山峰之中。此时,一只鸠妇鸟声嘹亮地啼叫,好像在迎接什么。远处的山峦上,木奴树上挂满了秋天的果实,它们在秋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登山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色。诗中的“吟鞍遥入薜萝丛”、“石磴沿回叠嶂中”等句生动刻画了登山的过程,展现了一幅山水画卷。同时,诗人通过对鸣鸠、野果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此外,诗人还通过与友人的对话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他内心的感慨和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的高超艺术才能,又表达了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还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黄衷的《十月三日登戙旗山和骆任之》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篇,更是一种精神寄托,一种生活的态度。它教会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自然之美,享受生活的每一个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