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斜径曲草堂开,竹上题诗记鼎来。
小隐山前多逸迹,闲居赋后有遗才。
白云远逗升仙石,紫气晴分拜汉台。
坐向晚田贪野色,一声横笛隔烟回。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首句“溪斜径曲草堂开”写诗人的行踪,次句“竹上题诗记鼎来”是写诗人到达友人山家后的情景。第三四句“小隐山前多逸迹,闲居赋后有遗才”是对友人的赞美。第五六句“白云远逗升仙石,紫气晴分拜汉台”则是对友人山家的描绘。最后两句“坐向晚田贪野色,一声横笛隔烟回”,写诗人在友人的陪伴下度过了一个悠闲的下午。

【答案】

译文:

我沿着弯曲的山路来到友人山家,见到那绿草茵茵的草堂敞开着。竹竿上的题诗,记录了友人当年烹鼎炼盐的豪情。友人山家周围山峦起伏,有很多隐居的遗迹。友人在闲居期间写出了许多优美的诗章,他的才华令人叹服。

远处,白云缭绕,似乎与升仙石相接。晴空中,祥瑞之光仿佛从拜汉台升起。

坐在田野里,我贪恋这美丽的野色,聆听着那横笛之声,它从烟雾中传来,宛如仙境一般美妙动听。

赏析:

本诗描写的是诗人到山中友人家做客的情景,全诗写得平实、自然,没有刻意雕琢,却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句“溪斜径曲草堂开”,写诗人的行踪,表现他轻快的心情。次句“竹上题诗记鼎来”,是写诗人到达友人山家后的情景。诗人来到友人山家的途中,经过一条小溪和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远远望去,便见一座草堂敞开着。诗人一进草堂,就看见竹子上题着一首诗,原来这就是朋友当年烹鼎炼盐时的题词。诗人在诗中提到“记鼎来”,是暗指友人当年烹鼎炼盐,也就是炼丹的意思。炼丹,即烧炼丹药,是道教的一种修炼方法,这里用来形容友人当年的生活情趣,也暗示了友人当年的高洁志趣。

第三四句“小隐山前多逸迹,闲居赋后有遗才”。诗人来到友人的山家后,只见青山环抱着一片茂密的树林。林间小路上,有许多足迹,都是山中隐士留下的踪迹。诗人在友人的陪同下漫步于山林之间,发现友人的居所非常安静雅致,四周静谧幽美。诗人赞叹不已,不禁感叹友人的高洁志趣和卓越的才情,说:“闲居赋后有遗才”。“闲居”是说友人闲居在家,“赋后”指的是友人写的赋文。“遗才”是指超出常人的才智。

第五六句“白云远逗升仙石,紫气晴分拜汉台”。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所看到的美景,以及友人山家所在的自然环境。诗人仰望天空,只见天边的白云飘荡而去,似乎与升仙石相接;阳光灿烂的晴空下,祥瑞之光仿佛从拜汉台升起。这里的“拜汉台”指的是汉代的太祝祭礼天地时所立的坛台,这里借指友人山家所在的地理位置。

最后两句“坐向晚田贪野色,一声横笛隔烟回”。诗人在友人的陪伴下度过了一个悠闲的下午。他们坐在田野里,欣赏着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诗人贪婪地欣赏着野花野草,陶醉在这美好的环境中,完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正当他们沉醉在大自然的美丽之中时,忽然听到一阵横笛声。诗人听到这悦耳的音乐声,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自己的家乡。于是诗人又想起家乡的亲人和朋友,心中涌起一股思念之情。诗人感慨万分,说:“一声横笛隔烟回”。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友人的陪伴下度过了一个美好时光的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