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楫联樯上下滩,棹歌声入小长干。
回看独泛仙踪渺,谁念同游客思阑。
远水人归空野渡,古祠龙去有荒坛。
雨馀更向孤蓬望,几点渔灯逼暮寒。

注释:

倚着船舷连接着船桅,上下滩涂的小船,船桨声入小长干。

回看独自泛舟去仙踪渺远,谁还思念同游游客心肠阑珊。

远处水边人归空野渡口,古祠龙去荒坛已无烟。

雨后更向孤蓬远眺望,几点渔火映照暮色寒。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客居江宁时,是一首纪游诗。全诗以“候”字统摄全篇,起首四句写景,中间四句抒情,末两句写望。

首句中的“蒙里渡口”指江宁的长江渡口。第二句“倚楫联樯上下滩”,描绘了诗人在江中船只上所见之景。这句中“楫”指船桨,“倚”是靠着的意思,“联”是接连的意思,“樯”即桅杆。诗人坐在船上,倚着船舷和桅杆,上下滩涂的小船。这一句既写出了诗人在江中的所见,也交代了他的行踪,为后文抒情做铺垫。

第三句“棹歌声入小长干”,是说诗人听到船夫的歌声。这句中的“棹”是划桨之意,“歌”是声音之意,“小长干”是地名,位于南京江宁区。诗人听到船夫划桨的声音,就进入到了小长干的地名之中。这里诗人把江上的景色与江宁的小长干联系在一起,使画面生动而鲜明。

第四句“回看独泛仙踪渺”,是说诗人回头望去,看到自己独泛舟而去的地方很遥远。这里的“仙踪”指的是仙人的踪迹,诗人用“渺”来形容他的踪迹很遥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第五句“谁念同游客思阑”,是说谁还能记得我和朋友的情谊?这里的“谁”指的是诗人的朋友,“阑珊”的意思是衰减、衰退。诗人在此处感叹自己的朋友已经离他而去,他的思绪也因此变得衰退。

第六句“远水人归空野渡”,是说远方的人们正在返回,空旷的渡口没有人烟。这里的“野渡”指的是渡口旁边没有房屋的地方。诗人通过这个景象,表达了他对于人生世事的感慨,以及对于离别和重逢的无奈。

第七句“古祠龙去有荒坛”,是说古代的祠堂里的龙已经飞走了,只剩下荒废的坛子。这里的“龙”指的是龙神或龙的形象,“荒坛”则表示坛子被废弃的状态。诗人用这个景象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

第八句“雨余更向孤蓬远眺望”,是说雨过天晴后,我更加远眺孤零零的蓬草。这里的“孤蓬”是指孤独的蓬草,诗人用这个形象来表达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最后一句“几点渔灯逼暮寒”,是说有几点的渔灯在暮色中透出寒冷的光芒。这里的“几点”指的是几支灯火,“逼”则是逼近的意思,“暮寒”则表示夜晚的寒冷。诗人通过这个景象,表达了他对于人生的感慨和对时间的无奈。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江上的景色和诗人的心情,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于离别和重逢的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