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上元龙刻烛坛,大床曾借卧袁安。
东郊试艺鸦翎箭,西寺寻芳豹革鞍。
亭槛来薰晴鸟媚,柁楼衔月曙鸡寒。
拊髀当慰思才叹,怅望非因惜阻欢。
怀坡山
忆上元龙刻烛坛,大床曾借卧袁安。
东郊试艺鸦翎箭,西寺寻芳豹革鞍。
亭槛来薰晴鸟媚,柁楼衔月曙鸡寒。
拊髀当慰思才叹,怅望非因惜阻欢。
注释:
- 忆上元龙刻烛坛:怀念在上元节(农历正月十五)的龙灯会。
- 大床曾借卧袁安:以前曾在袁安的大床上休息过。袁安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名士,以廉洁闻名。
- 东郊试艺鸦翎箭:在东郊参加试射比赛,使用了乌鸦羽毛制成的箭。
- 西寺寻芳豹革鞍:在西边的寺庙寻找美丽的花,骑上了用豹皮制成的马鞍。
- 亭槛来薰晴鸟媚:在亭子栏杆旁闻到了花香,晴空中的鸟儿也显得更加美丽。
- 柁楼衔月曙鸡寒:船头舵楼上挂着月亮,清晨的鸡也感到寒冷。
- 拊髀当慰思才叹:拍着大腿,安慰自己对才能的感叹。
- 怅望非因惜阻欢:惆怅地看着远方,不是因为珍惜而停止欢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上元节期间的各种经历和感受,通过具体的场景和物品,展现了当时节日的氛围和人们的活动。同时,诗人也在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诗人回忆起了在上元节期间的经历。他曾经在大床上休息过,也曾在东郊试射比赛中使用了乌鸦羽毛制成的箭。这些细节都展现了当时节日的热闹和多彩。
诗人来到了西边的寺庙去寻找美景。在那里,他看到了美丽的花朵,感受到了花香。这既是一种视觉的享受,也是一种感官的体验。
诗人又来到了亭子栏杆旁,那里有新鲜的花香飘来。他看到了晴空之下的鸟儿更加美丽,也感受到了早晨的凉爽。这是一次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人在船头舵楼上看到了挂在月亮,清晨的鸡也感受到了寒冷。这是一种宁静的感觉,也是对夜晚结束和黎明到来的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节日场景的描绘和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节日景象。同时,诗人也在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