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平陵素业空,东门无意傍瓜丛。
誓捐宝玉三秦利,耻与侯王五道功。
冠敝可能胜怒发,肩臞犹有讶重瞳。
夜观太白孤城上,击筑酣歌入沛中。
【注释】
平陵:古地名,汉高祖刘邦曾建都于此。
东门:指城门之东。
三秦:指函谷关以西的秦中地区。
侯王:指诸侯王、列侯、大官长等封爵的人。五道:这里泛指各种官职。
冠弊(liè):破旧的帽子。怒发:头发蓬松。
肩臞(qú):“肩”同“顋”,形容人瘦削,“臞”指消瘦。重瞳:指重瞳子,即瞳仁有两块,相传只有商汤王有重瞳子,是吉祥的征兆。
太白:金星名,这里指金星,因金星在天空中运行如白昼,故称。
沛中:指沛县,刘邦起兵反秦的地方。
【赏析】
此诗是一首拟古诗,作者自比贫贱之士,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感慨。全诗四句一韵,押平声韵。
首句“家在平陵素业空”,说自己家住在平陵,而家中所从事的行业已经无人问津,事业已经荒废,毫无价值可言。“平陵”,地名;“素业”,指所从事的行业。这句诗通过“家”和“素业”的表述,写出了诗人身处平民之家,而自己却无立锥之地,事业荒芜,没有价值,表达了自己的失意之情。
第二句“东门无意傍瓜丛”,“东门”,指城门之东;“傍”,靠;“瓜丛”,指瓜地。这句诗写诗人无心于世俗之事,对功名利禄不屑一顾。“东门”,表示城门之东,即城市的边缘地带,与繁华的城市形成对比;“傍瓜丛”,表明诗人对世俗之事的漠视,与名利无关。这句诗用“东门”和“傍瓜丛”的表述,写出了诗人对世俗之事的不屑一顾,表现出诗人的超脱之情。
第三句“誓捐宝玉三秦利”,表示自己愿意放弃珍贵的宝玉,以求得三秦地区的安宁。“三秦”,指陕西一带,因秦朝的版图包括今陕西、甘肃两省的大部分地区而得名。这里的“三秦利”是指三秦地区的和平安宁。这句诗通过“誓捐”和“三秦利”的表述,写出了诗人为了实现国家安定而甘愿献宝的决心。
第四句“耻与侯王五道功”,表示自己不愿意与诸侯王、列侯、大官长等封爵的人争功。“五道”,指各种官职;这里的“五道功”是指封爵和官职。这句诗通过“耻与”和“五道功”的表述,写出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鄙夷和不屑。
第五句“冠弊可能胜怒发,肩臞犹有讶重瞳”,表示虽然自己已经破旧不堪,但依然能够激起别人的愤慨之情;自己虽然身材瘦弱,但依然能引起别人的惊奇之感。“冠弊”,形容自己帽子破旧;“胜怒发”,指激发别人的愤怒之情;“肩臞”,形容自己身材瘦削;“讶重瞳”,指引起别人的惊奇之感。这句诗通过这些词语的表述,写出了诗人尽管身处困境,但依然能够激发别人的感情,表现了他的坚韧和勇气。
第六句“夜观太白孤城上,击筑酣歌入沛中”,表示自己夜观星辰,心情愉悦,于是挥起手中的乐器,欢快地唱着歌,进入了沛县。“太白”,指金星;“孤城上”,指的是独自在高处观赏星空;“击筑”,是一种打击乐器,用于歌唱伴奏;“沛中”,指的是沛县,这里是诗人的故乡。这句诗通过这些词语的表述,写出了自己夜观星空,心情愉悦,于是挥起手中的乐器,欢快地唱歌,最终返回故乡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