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门又见画鸡新,独有高斋守谷神。
草色沿溪青委曲,云姿弄野碧嶙峋。
共知莲漏辞长夜,谁貌梅妆卧早春。
万壑千岩催发育,却嫌鸿雁恋秋旻。

【诗句释义】

叠后:此为作者自注,意为诗的下一句。

衡门又见画鸡新,独有高斋守谷神。

衡门:指衡山之门,这里指诗人居所的门户。画鸡新:指家中新画的鸡。独有高斋:只有高高的书斋。守谷神:守护着谷物的神。

草色沿溪青委曲,云姿弄野碧嶙峋。

草色:指草丛的颜色。沿溪:顺着河流。青委曲:形容草木繁茂的样子。云姿:形容云雾的姿态。弄野:在野外玩耍。碧嶙峋:形容山势奇特峻峭的样子。

共知莲漏辞长夜,谁貌梅妆卧早春。

共知:共同知道。莲漏:即滴漏,一种计时的工具。辞长夜:告别漫长的夜晚。谁貌梅妆:形容梅花妆的样子。卧早春:躺在床上睡懒觉。

万壑千岩催发育,却嫌鸿雁恋秋旻。

万壑:形容连绵起伏的山谷。千岩:指无数的山峰。育:生长。发展。却嫌:反而嫌弃。鸿雁:大雁。秋旻:秋天的天空,也泛指秋天。

【译文】

衡山之门再次见到新画的鸡,唯有高高的书斋守护着谷物神。

草丛沿着河流颜色青翠弯曲,云雾的姿态在野外玩闹碧绿而奇峻。

共同知道莲漏已经告别漫长夜晚,谁像梅花一样妆扮躺在床上睡懒觉。

连绵不绝的山壑和岩石催促万物生长,却嫌弃大雁留恋秋天的天空。

【赏析】

《叠后》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以及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联“叠后”点明主题,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家门前的新绘公鸡,高高的书房中守卫谷物之神的形象。这两句诗既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也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热爱。

颔联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青翠的草丛沿着溪水蜿蜒曲折,云雾在山间嬉戏,景色如画。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气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颈联则转向了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人们都知道时间的流逝,但有的人却沉迷于短暂的快乐之中不愿离去;有的人则像梅花一样,宁愿选择在早春时节慵懒地躺在床上享受生活。这两句诗寓意深刻,通过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态度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独特见解和追求。

尾联则回归到了自然的美景之中:山川峡谷不断生长万物,而人们却常常嫌弃大雁留恋秋天天空的短暂美好。这两句诗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理解以及对四季更迭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哲学的独特见解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