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脚离离挟日光,苎衫亭午汗如浆。
有人谩说清虚府,庭院无风也自凉。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赏析作者思想感情和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此类题目的解答,首先要求考生读懂诗作的内容,然后结合注释等提示信息理解诗意。最后对诗中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艺术特点以及表达的情感、思想等进行欣赏和品鉴。
(一)
“雨脚”:指细密的雨。雨脚,即雨点。
“离离”:形容雨点纷乱的样子。
“挟”:携带的意思。
“日光”:指太阳光照。“光”,通“况”。
“苎衫亭午汗如浆”:穿着苎麻布衣服,在中午烈日下,汗水湿透衣背。“亭”,通“廷”。
“浆”,同“湆”。
译文:雨点纷纷扬扬像无数利箭带着太阳的光芒射向大地,穿着苎麻布衣服,在中午烈日下,汗水湿透衣背。
(二)
“清虚府”:指道家所讲的虚无飘渺的仙境。
“妄说”:随意地讲。“妄”,随意,随便。
“自凉”:自然清凉。
译文:有人随便地讲什么清虚府,庭院里即使不吹风也自然清凉。
赏析:
首句写诗人在炎炎夏日,独坐于庭院之中,观赏着瓢泼大雨,感受着雨点带来的阵阵清爽。“雨脚”是细密的雨,“挟日光”是带阳光的雨。这两句是写景,写诗人在炎热的夏天中,独坐在庭院里,看着瓢泼大雨,感到一阵清凉。“离离”“挟”等字用词准确,写出了雨点纷乱的样子;而“光”字则将雨点与日光联系起来,写出了雨点带着太阳的光芒直射下来,给人带来了一种凉爽的感觉。
第二句写诗人在盛夏时节,独自坐在庭院里,穿着苎麻布衣服,在烈日下流汗不止。这句也是写景,但与前文不同,此句是在描述诗人的衣着和环境氛围。“亭午”是中午的意思,“汗如浆”是汗水像浆糊一样粘稠。这两句是写景,写出了诗人在炎热的夏天,穿着苎麻布衣服,在大热的中午时分,还在烈日下流汗不止的情景。“浆”,同“湆”。“亭午”一词写出了时间是中午,而“汗如浆”则写出了天气的酷热。
第三句“有人谩说清虚府”,是诗人对上两句的评论。“清虚府”是指道家所说的仙境或神仙居住的地方。诗人在这里用反问的语气来讽刺那些信口雌黄的人。他们胡乱地谈论神仙居住的地方,认为庭院中没有风也能感到清凉。这一句是对上两句的议论,诗人用反问的语气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他认为那些信口雌黄的人并不了解真相。
尾联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它表达了诗人对世态人情的不满和愤慨之情。“妄说”二字表明了诗人对这些人的鄙视和嘲讽。“清虚府”是道家所说的仙境或神仙居住的地方,但在这里却成了人们随便谈论的话题。“自凉”二字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无聊的议论的不屑一顾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