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枕淹秋暵,林中肺未苏。
蔗浆翻榨绿,柿颗透笼朱。
僻径庬偎卧,攲槎鹊斗呼。
畦丁收紫菀,野客饷雕菰。
晷刻催华景,星躔限壮图。
暂教齐隐拙,讵敢涉高虚。
振屧聊行乐,悬巾即守株。
存生稽老子,著论想潜夫。
寄傲惟孤笑,依禅或半趺。
遥空堪引目,来雁掠江舻。
【注释】
- 伏枕:躺着。
- 林中:指深山之中。
- 肺:这里指呼吸不畅,有病。
- 蔗浆:甘蔗汁。
- 榨:把甘蔗压出汁来。
- 庬(wěi):同“偎”,依倚。
- 攲(qī):倾斜、倾倒。
- 星躔(chán):星辰运行的轨迹。
- 齐隐拙:与世俗隔绝,保持朴素的生活态度。
- 讵(jù):岂、如何的意思。
- 振屧(zhōu kè):提起脚跟,表示步行的样子。
- 悬巾即守株:悬挂着头巾像守株待兔一样,形容消极等待。
- 稽(jī):同“稽”思考。
- 潜夫:指《潜夫论》,一部古代的政治哲学著作。
- 孤笑:独笑。
- 半趺(fú):一半坐,一半蹲,形容懒散的姿态。
- 遥空:遥远的天空,这里指天空。
- 来雁:归雁。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诗歌。诗人在诗中描绘了自己隐居山林、远离尘世纷扰的生活状态和心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清远幽静,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首句“伏枕淹秋暵”描绘了诗人在深山中卧着的情景,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次句“林中肺未苏”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因久居山林而身心俱疲,无法舒展。第三句“蔗浆翻榨绿,柿颗透笼朱”则是对山林美景的生动描绘,既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接下来四句,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山林中的各种生活场景,表现了他的闲适和自在。第五句“僻径庬偎卧”描绘了自己在偏僻小路上依偎着卧倒的情景,第六句“欹槎鹊斗呼”则描述了自己斜靠在船舷上,与鸟儿争斗的场景。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山林中的悠闲生活。最后两句“畦丁收紫菀,野客饷雕菰”则是对山林中人们活动的描绘,既反映了山林中人们的勤劳和善良,也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和闲适,又体现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