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忽动子长游,杨柳江边买去舟。
淮甸经时天日曙,东吴望处海云浮。
山川去此多游览,诗卷从今有唱酬。
回首风尘三载近,早携书剑入神州。

【注释】

客中:在旅途中。子长:指张衡,字平子,东汉著名文学家、科学家。游:出游。杨柳江边:杨柳岸边。买去舟:购买小舟。淮甸:泛指江淮一带地区。经时:经过一段时间。东吴:三国时期孙权建立的政权的都城,今属江苏苏州。望处:遥望着的地方。海云浮:海面上云雾飘浮,像海一样。山川:山和水。多游览:有很多的游览。诗卷:诗歌集。唱酬:互相酬答,作诗词以相赠。风尘:战乱之尘土,这里指兵荒马乱的时代。三载:三年(一作“三年有余”)。神州:指中原地区,这里借指北宋王朝。

【赏析】

这首诗是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作者由黄州赴任汝州团练副使途经扬州时所作。诗人以饱满的热情歌颂了友人远游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对国家统一的渴望之情。

首联写送别情景。起句写自己因思念友人而动情,想随友人同往苏浙。客中忽动子长游,杨柳江边买去舟。“客中”二字,写出了作者当时身在他乡,心情孤寂落寞。忽生思友之情,于是产生了与友人共游苏浙的念头。“忽”,表示出其来得突然、突兀,突出了思友之情的迫切。“杨柳江边”点明地点,也暗含送别的场景,渲染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为下文写别作铺垫。“买去舟”三字,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一片深情厚意,也暗示了他此次离京,可能不再回来,更显出了对朋友的不舍之情。

颔联写友人将要远涉江淮地区,抒发了作者对友人前途的美好祝愿,同时表达了他对国家统一的美好愿景。“淮甸经时天日曙,东吴望处海云浮。”淮甸,泛指江淮地区。天日曙,天空放晴,日出东方。淮甸经时天日曙,东吴望处海云浮。意思是说:经过一段时间的江淮地区,太阳又出来了;站在高处遥望东吴(今江苏一带)的时候,海上的云雾好像漂浮在空中一样。这一句既写了景,又寓情于景,既描绘了江南地区的美丽景色,又寄寓着对友人前途的祝福,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统一的愿景。

颈联写诗人与友人在离别之际的依依惜别之情。“山川去此多游览,诗卷从今有唱酬”两句,写诗人与友人分别时依依惜别的情景。山川,指祖国的大好河山,这里用来形容友人即将远游的地域。去此:离开这里,即远离故乡。多游览:有许多的游览之处可以欣赏。诗卷:诗歌集,这里代指友人的诗歌作品。有唱酬:有相互酬唱之作。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你离开家乡,将会有很多美丽的风景可游览;你的诗篇一定会有许多人赞赏和酬唱。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祝福。尾联写诗人与友人分别后,自己将携书剑入中原,表达对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回首风尘三载近,早携书剑入神州”,这一句既是对友人的勉励,也是对自己的决心。回首,回顾过去的事情。三载,指三年时间。风尘,指动乱的年代。神州,指国家。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回首过去动乱的年代已经过去三年多了;现在我已经携带着我的书和剑回到中原去了。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南美景来烘托出友人远游的美好愿望和对国家统一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