螭头乞法念如焚,春雨满天一锡分。
谁信唐魔迷道易,不辞汉使获书勤。
蒲团夜渡黄河月,贝叶朝承紫阙云。
归坐百花洲上演,三车分与老龙闻。
诗句释义及注释:
螭头乞法念如焚,春雨满天一锡分。
螭头:古代建筑上的装饰,此处借指佛教的寺庙或僧舍。
乞法:请求佛法。
念:思念,此处指对佛法的思念和敬仰。
如焚:非常急切的样子。
春雨:比喻佛法的滋润与普及。
一锡(xī):即锡杖,僧人用来行走的工具,这里泛指修行者的物品。
分:给予或赠予的意思。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深深敬仰之情,如同春天雨水般滋润万物,也象征着佛法的普渡众生。
谁信唐魔迷道易,不辞汉使获书勤。
谁信:谁能够相信。
唐魔:唐代的佛教徒,这里指迷恋于佛法的人。
迷道易:容易被迷惑,难以自拔。
不辞:不放弃,不懈怠。
汉使:汉朝派遣的使者,这里指唐朝的僧人。
获书勤:获得书籍并努力学习。
赏析:这句强调了佛法对于迷失方向的人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即使面对困难和诱惑,也不放弃追求真理的决心。
蒲团夜渡黄河月,贝叶朝承紫阙云。
蒲团:一种佛教坐具。
夜渡:在夜间渡河。
黄河:中国的一条大河,这里比喻人生或修行的道路。
贝叶:佛经的一种形式,通常由贝壳制成。
紫阙云:紫色宫殿上的云彩,这里象征帝王的权威或神圣的地方。
赏析:通过“蒲团夜渡黄河月”和“贝叶朝承紫阙云”,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庄严的画面,暗示了修行者在寂静中寻找智慧的旅程。
归坐百花洲上演,三车分与老龙闻。
归坐:回到座位上。
百花洲:一个充满花草的美丽之地,这里可能指的是某种圣地或修行的场所。
演:表演或展示。
三车:三种交通工具,象征不同的修行方式或途径。
老龙:传说中的龙,这里可能指修行者或者有智慧的长者。
赏析:诗人以“百花洲上演”结束了前文的修行之旅,并以“三车分与老龙闻”作为结尾,意味着他所获得的知识和智慧将被分享给他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传播佛法、教化众生的愿望。
译文:
在佛像面前虔诚地祈求佛法,心中如焚如热;
春雨洒落,一锡(即锡杖)分给每一位求法者。
谁能相信唐代的佛教徒被诱惑容易,不放弃汉地僧人获得书籍勤勉。
在夜晚渡过黄河,坐在蒲团上,望着天空中的紫阙云彩。
回到百花洲上,将所学传授给别人,就像三辆马车分给了一位老龙。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佛法深厚信仰和执着追求的诗作。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佛法的普遍性和深远影响。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于修行者坚持不懈的精神的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