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破乾坤古与今,一忧一乐见胸襟。
鬼神不爽几微监,幽室常如师保临。
君子固穷吾未得,哲人自静彼何心。
包羲不尽当年意,此地还须细细寻。
我们逐句翻译这首诗:
- 闲作四首(我闲暇时写了四首诗)
- 参破乾坤古与今(我参透了天地古今的道理)
- 一忧一乐见胸襟(一种忧愁和快乐展现在胸襟之中)
- 鬼神不爽几微监(鬼神不会错乱细微的监督)
- 幽室常如师保临(幽深的房间常常像有老师和保姆守护着)
- 君子固穷吾未得(君子坚守贫穷,我却还没有得到)
- 哲人自静彼何心(哲学家们自然宁静,他们的内心又怎么会有什么杂念呢)
- 包羲不尽当年意(伏羲氏没有完成他当时的意图)
- 此地还须细细寻(这个地方我还应该仔细探寻)
我们给出注释并赏析这首诗:
诗句释义与赏析
- “闲作四首” - 表示诗人在空闲时创作了四首诗。
- “参破乾坤古与今” - 表达了诗人对于天地、历史变迁等宏大主题的理解。”参破”在这里意味着深刻理解或透彻洞察,”乾坤”是指宇宙,”古与今”指的是过去和现在。
- “一忧一乐见胸襟” - 描述了诗人在面对忧愁和快乐时都能坦然接受,并且能够将其体现在自己的胸怀中。
- “鬼神不爽几微监” - 强调了鬼神对于世间事务的观察是精准无误的,即使在极微小的细节上也不会出错。
- “幽室常如师保临” - 形容诗人所在的环境安静祥和,仿佛有人或者某种力量在默默地守护着自己。”师保”是对古代教师和长辈的尊称,这里指代保护者。
- “君子固穷吾未得” - 表达了诗人对君子生活态度的看法,即使处于贫困之中也不失其志。这里的”君子”通常指道德高尚的人。
- “哲人自静彼何心” - 认为智者总是保持内心的平静,不需要外界干扰。这里的”哲人”是对有智慧的人的称呼。
- “包羲不尽当年意” - 可能指的是伏羲氏并未完成其所有的计划或意图,这反映了诗人的一种遗憾之情。
- “此地还须细细寻” - 表明诗人认为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或发现某些地方,可能是关于人生哲理或自然现象的深层次探索。
这首诗通过对天地、人生态度以及自然现象的描述,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真理的精神境界。诗人通过深入的思考和体验,展现了对生活、宇宙和人性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