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烟艇故知津,宝带麟衣照莫春。
蕉鹿梦中曾玩世,莼鲈乡里最宜人。
三朝礼乐归青简,八座声华动紫宸。
心折此时瞻望地,潞河南下柳条新。

【注释】

  1. 吴门:指苏州。烟艇:烟波浩渺的游船。故知津:故地,故人。津是渡口的意思。
  2. 宝带麟衣:指皇帝所赐的朝服、腰带,也指皇帝的恩宠。照莫春:映照着春天的景象。莫春,春季,即“暮春”,这里泛指春天。
  3. 蕉鹿:典出《庄子·让王》:“宋国有狙公者,爱狙(一种小而敏捷的动物)之疾,养之成群。能解狙(一种动物)之意,狙亦得食。及/有间,狙/满中庭。将/为惠王/射,则/支/其母(喂它的母猴)以告公。公/因归/其子。”后用“蕉鹿”比喻梦境。
  4. 莼鲈乡里:典出《晋书·周处传》。周处年少时与乡人同采莼菜,尝见一鲈鱼,鲈食之,遂吞钩而死。后人遂以“莼鲈”借指故乡。
  5. 青简:古代帝王的书册。这里指皇帝的诏书。
  6. 八座:指官位极高的大臣。声华:名声和风采。动紫宸:指被召入宫中,受皇帝接见。
  7. 心折:心为之倾倒。瞻望地:眺望远处的土地,表示思念之情。
  8. 潞河:今北京通县北运河,源流经通州至北京城东,也称京杭大运河北段。柳条新:形容柳条嫩绿,生机勃勃。
    【赏析】
    这首诗写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首四句回忆送别时的情景,诗人对友人的眷恋之情,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宝带麟衣照莫春,蕉鹿梦中曾玩世,莼鲈乡里最宜人”。
    “宝带麟衣照莫春”,诗人回忆起与三江先生分别时的场景,当时他身穿皇帝赐予的龙袍,头戴金冠,显得威武庄严。“宝带”和“麟衣”都是皇帝所特有的象征,象征着尊贵。“宝带”、“麟衣”这两个词语,都暗示了三江先生的身份地位。“照莫春”,是说三江先生的形象在阳光照耀下的水面上显得格外鲜明生动。
    “蕉鹿梦中曾玩世”,诗人回忆与三江先生的友谊,想起了三江先生曾经有过的一种理想化的生活状态,那就是像庄子笔下的渔父那样,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过那种无拘无束的日子。“玩世”,是一种超然的态度,不问世事。“蕉鹿”,是指虚幻的梦想,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
    “莼鲈乡里最宜人”,“莼鲈”是江南的特产,这里用来代指家乡。家乡的环境最能让人感到舒适。
    “三朝礼乐归青简,八座声华动紫宸”,诗人回忆与三江先生在一起的时光,那时三江先生受到皇帝的恩宠,享受着皇家的礼遇。“三朝礼乐”,指的是皇帝三次下诏褒奖。“八座”,指高官显贵。“动紫宸”,指的是皇帝召见了三江先生。“青简”指的是皇帝的诏书。
    “心折此时瞻望地,潞河南下柳条新”,诗人回忆起与三江先生分别的情景,当时他们一同眺望远方的土地,表达对他们的思念之情。“心折”,是说诗人的心被深深地打动了,无法抑制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潞河”,是北京通县北运河,源流经通州至北京城东。诗人在这里提到潞河,可能是为了表达对潞河两岸景色的赞美。“柳条新”,形容柳条长得非常嫩绿,生机勃勃。
    这首诗是一首怀友诗。诗人通过回忆与三江先生相处的点点滴滴,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意。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感情真挚感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