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奉当年侍翠帷,只今衰懒掩柴扉。
池边竹日闻鱼跃,台下松云见鹤归。
莲醑到冬堪酩酊,草堂因咏更光辉。
碧山尚觉红尘近,长羡严陵有钓矶。
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供奉当年侍翠帷
- 诗句:供奉当年侍翠帷
- 译文:曾经是宫廷中的一员,侍奉在华丽的帷帐之中。
- 关键词:供奉、翠帷、宫廷
- 注释:这里的“供奉”指的是古代官员或文人的一种职务,他们常常需要侍奉于皇帝或其他高级官员左右,参与国事或处理政务。而“翠帷”则是指一种华丽的帷帐,常用来象征高贵和尊贵的地位。
- 赏析:诗人通过回忆过去的辉煌,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 只今衰懒掩柴扉
- 诗句:只今衰懒掩柴扉
- 译文:如今已经衰老疲惫,只能懒散地关上柴门。
- 关键词:衰懒、柴扉
- 注释:这里的“衰懒”意味着衰老和懒惰,可能暗示了诗人身体上的不适或精神上的疲惫。而“柴扉”则是中国古代住宅中常见的门,用木头制成的,通常由两扇组成,可以推拉。
- 赏析: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同时也透露出岁月无情的感慨。
- 池边竹日闻鱼跃
- 诗句:池边竹日闻鱼跃
- 译文:在池塘边的竹子旁,我听到了鱼儿跳跃的声音。
- 关键词:池边、竹日、鱼跃
- 注释:这里的“竹日”可以理解为阳光透过竹林照射下来,形成斑驳的光影。而“鱼跃”则描绘了鱼儿在水中欢快跳跃的景象。
- 赏析:诗人捕捉到了自然景物的细微变化,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结合,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生动的场景之中。
- 台下松云见鹤归
- 诗句:台下松云见鹤归
- 译文:在台子下方,可以看到松树和云雾间有一只鹤归来。
- 关键词:台下、松云、鹤归
- 注释:这里的“台下”指的是台子的下方,而“松云”则描述了台上松树和云雾交织的自然景观。而“鹤归”则强调了鹤作为长寿和吉祥的象征回归的主题。
- 赏析: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寄托的情感。
- 莲醑到冬堪酩酊
- 诗句:莲醑到冬堪酩酊
- 译文:冬天到来时,莲酒(一种酒)的味道足以让人沉醉。
- 关键词:莲醑、冬、酩酊
- 注释:这里的“莲醑”是一种以莲花为原料酿制的酒,具有清甜的口感。而“酩酊”则表示醉酒的状态,形容喝得非常醉。
- 赏析:诗人通过对冬天与美食结合的描绘,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季节变换的敏感。
- 草堂因咏更光辉
- 诗句:草堂因咏更光辉
- 译文:在草堂中因为咏诗而更加光彩照人。
- 关键词:草堂、咏诗、光辉
- 注释:这里的“草堂”指的是古代文人雅士居住的地方,通常位于山林之间,环境幽静。而“咏诗”则是指吟诵诗歌的活动,象征着文人的文化修养和艺术追求。
- 赏析:诗人通过咏诗的行为,表达了对知识与艺术的重视,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 碧山尚觉红尘近
- 诗句:碧山尚觉红尘近
- 译文:即使身处青山绿水之间,也能感受到红尘世界的逼近。
- 关键词:碧山、红尘、近
- 注释:这里的“碧山”指的是青翠的山峰,代表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纯净。而“红尘”则是指繁华的都市生活,代表世俗的欲望与诱惑。
- 赏析:诗人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尘世喧嚣的排斥。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他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
- 长羡严陵有钓矶
- 诗句:长羡严陵有钓矶
- 译文:我非常羡慕严陵先生拥有那钓鱼的小矶。
- 关键词:长羡、严陵、钓矶
- 注释:这里的“严陵”指的是古代贤人严光的故事,据说他隐居在浙江桐庐县的严陵山上,以垂钓为生。而“钓矶”则是指用来钓鱼的小岛或岩石。
- 赏析:诗人通过表达对严陵先生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对传统隐逸文化的认同和尊重,同时也反映了他个人对于远离尘嚣、追求心灵平静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过去辉煌岁月的回忆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态度。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同时,诗人也通过对传统隐逸文化的引用,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