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双溪似瀼西,草堂小筑足幽栖。
扬雄奇字知谁问,杜甫新诗漫自题。
满座荷风鱼跃浪,一帘花雨燕争泥。
白头无意蒲轮召,只恐文光动壁奎。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的诗人杨万里。他是一位非常有名的诗人,擅长写景抒情,尤其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诗的开头两句:“伴读周庠求题其师叙南游克成先生双溪草堂。”
- “伴读”指的是陪别人读书,“周庠”是人名;“求题”则是请求老师给予诗文题字的意思;“其师”即指老师;“叙南游”可能是叙述南行的经历;“克成先生”是老师的别号或者尊称;“双溪草堂”是一处地方,可能是老师在南方某地的住所。
- “闻道双溪似瀼西”,意思是听说双溪这个地方像瀼西一样美丽。
- “草堂小筑足幽栖”,意味着双溪的草堂虽然简陋却足以让人感到宁静安逸。
- 接下来的两句是对老师才华的赞美:“扬雄奇字谁问,杜甫新诗漫自题。”
- “扬雄奇字谁问”可能是指老师书写的字体如扬雄般奇特,但无人询问其来历或技巧。
- “杜甫新诗漫自题”则是指杜甫的新诗随意地写在纸上,没有特别的讲究或目的。
- 第三句:“满座荷风鱼跃浪,一帘花雨燕争泥。”
-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荷花盛开时,微风吹过水面,鱼儿在水中跳跃,而花瓣飘落在地面上。燕子在帘子上争夺着泥巴,好像在争夺食物。
- 最后一句:“白头无意蒲轮召,只恐文光动壁奎。”
- “白头无意蒲轮召”意味着老师年事已高,已经不再追求仕途,也无意被朝廷召回。
- “只恐文光动壁奎”则是指担心自己的学问和名声会影响到墙壁上的奎星,奎星是古代传说中的北斗七星之一,象征着文人的功名。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描绘老师的生活场景和才情,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与对学问的追求。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知识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老师深厚的敬意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描绘,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