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自风月,千年犹一心。
典型尊道统,翰墨照儒林。
芹泮香生席,薇垣月满襟。
将归滦水上,堂构表登临。

【注释】

1.文光:指文公(唐宪宗)的名讳。

2.平章燕公:燕国公张说,字明宇,是唐开元年间宰相张九龄之弟。

3.滦阳:地名,在今河北省滦南县。

4.宇宙自风月:语出《庄子·齐物论》“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觉而后知其梦也,不知其梦也”句意。

5.尊道统:尊崇儒家道统,即维护儒家传统。

6.翰墨:指文人学士的书画诗文。

7.芹泮香:比喻读书人所追求的功名利禄。

8.薇垣:指翰林院的宫墙,此处以薇垣代称翰林院。

9.将归:即将返回。

10.堂构:指修建亭台楼阁等建筑。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题中“题文公书光风霁月四大字”,是指张说在滦阳建亭时,用这四字作匾额。诗人借这四个字,抒发了自己对张说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腐败、民生凋弊的忧虑和不满。

首联“题文公书光风霁月四大字平章燕公将构亭滦阳以此为扁”,首先点明了题目的来源和内容。文公即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张说;光风霁月则出自《庄子·齐物论》,原意是用来描述自然现象,这里引申为公正无私的品质。燕公指的是燕国公张说,他因治理国家有功,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诗人在这里用“平章燕公”来表达对他的尊敬。接着诗人提到将要建造亭子,而这个亭子的名字就是由文公书写的“光风霁月”这四个字决定的。这是整首诗的核心主题,通过这个典故,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公正、清廉政治的向往和追求。

颔联“宇宙自风月,千年犹一心。”,诗人通过引用《庄子·齐物论》中的“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觉而后知其梦也,不知其梦也”这句话,来表达自己对于现实政治的冷漠和疏离,同时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迷茫。他认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性的本质都是一样的,而政治上的腐败和不公则像风月一样,始终存在,难以改变。

颈联“典型尊道统,翰墨照儒林。芹泮香生席,薇垣月满襟。”,诗人借用儒家经典《易经》中的“八卦”来象征社会的政治现象,认为每个时代的政治都有其典型代表,就像八卦一样,各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而“翰墨照儒林”,则是用文人学士的书画诗文来比喻当时的政治环境,认为尽管政治上存在诸多问题,但文人学士依然保持着他们的道德操守和才华。同时,“芹泮香生席”,以芹菜和泮水来象征读书人的地位和作用,他们虽然身处逆境,但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尾联“将归滦水上,堂构表登临。”,诗人通过“将归”一词,表达了他对当前政治环境的不满和失望,同时也暗含了他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他准备离开滦阳这个地方,去寻求一种更为理想的生活方式,而这种方式就是通过修建亭台楼阁等建筑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这里的“堂构”可以理解为建设自己的理想空间,而“表登临”则可以理解为站在高处俯瞰世界,寓意着超越现实,追求更高境界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