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濑沿崖曲,凭危缆树高。
浊斯聊濯足,深矣讵容篙。
并力怜舟子,无功愧我曹。
晚来何处泊,清啸答松涛。
”`
避濑沿崖曲,
凭危缆树高。
浊斯聊濯足,
深矣讵容篙。
并力怜舟子,
无功愧我曹。
晚来何处泊,
清啸答松涛。
释义与译文:
- 避濑沿崖曲,凭危缆树高。 在湍急的河流中,我们沿着山崖蜿蜒前行,凭借险要的地势,攀援树木向上攀登。
- 浊斯聊濯足,深矣讵容篙。 在这浑浊的水面上,我只敢洗脚,深知深不见底的危险,不敢轻易涉水。
- 并力怜舟子,无功愧我曹。 船上的人们同心协力,而我却没有做出任何贡献,感到惭愧。
- 晚来何处泊,清啸答松涛。 夜幕降临,我不知该在何处停泊?只能对着松涛声,发出一声清啸。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行者在大江之上的所见所感。首句“避濑沿崖曲”便奠定了一种艰难行进的氛围,而“凭危缆树高”则展现了对自然的敬畏。诗中的“浊斯聊濯足”,反映了诗人面对复杂水域时的谨慎与自省,而“晚来何处泊”,透露出旅途的不确定性和孤独感。末尾的“清啸答松涛”,则是诗人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表现。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旅行者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自我反思,以及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坚韧。
连江舟行十首以其朴素而深刻的笔触,展示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图卷。无论是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还是对旅途心境的深情抒发,郑潜都以简练的诗句捕捉了生活中最动人的场景和情感。这首诗不仅是一次视觉之旅,更是心灵的洗礼,让人在阅读的同时,仿佛也能亲身感受那江水的流动、山林的寂静以及旅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