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呼酒开新屋,绿水绕门光泬寥。
山气隔溪浑似雨,沙禽喧浦欲生潮。
江人击鼓祠荒庙,野客载花归断桥。
拂石闲吟待明月,茶烟如缕竹萧萧。
【译文】
主人叫来酒客在新的屋舍中开怀畅饮,绿水环绕着门户,清澈明亮。隔着小溪,山中的云雾像细雨一样弥漫,沙洲上的鸥鹭鸣叫着,仿佛在为涨潮作好准备。江边的渔人敲鼓祭祀着荒废的庙宇,野客们载着花归去,经过断桥时,还依依不舍。我在石头上闲适地吟诗等待明月,茶烟袅袅升腾,竹叶萧萧作响。
【赏析】
本诗是一首纪游诗,写诗人与朋友游历名胜,饮酒赋诗,夜宿溪上的情景。全诗以写景为主,兼及人物活动,结构紧凑,脉络清晰。首联写新屋落成后的宴饮和环境;颔联描写溪流、山色、沙鸥、江风;颈联刻画出渔夫、野客的形象;尾联写诗人夜坐溪边,月下品茗赏月之情景。
“主人呼酒开新屋”,这是一幅清新幽雅的画面:庭院深深,主人热情地招呼客人入座,大家围坐在一张新搭成的席子上,尽情地饮酒。这里写的是宴饮的场景,而环境的幽美又给宴会增添了一种高雅的气氛。
“绿水绕门光泬寥。”诗人用“光”字写出了溪水的明净,而“绿水”则写出了溪水的颜色;“绕门”二字既写出了溪水的蜿蜒曲折,也写出了主人新屋的位置。“光泬寥”三字,不仅写出了溪水的明亮,而且写出了溪水的空灵澄澈。
“隔溪”二字,点出了景物的位置。而“浑似雨”三字,则进一步突出了溪水的清澈。因为溪水是清澈的,所以才能看到山中的云雾。这两句,把诗人的视觉形象化为听觉形象,使画面更富有立体感。
“沙禽喧浦欲生潮”,这一句写得生动活泼。诗人从听觉角度入手,写到了声音。“沙禽”是诗人对“沙洲上鸥鹭的统称”,它们在水边嬉戏,发出各种声响,有的甚至飞到江中去捕鱼。而“喧浦”一词,则写出了沙洲上鸥鹭的喧闹程度。而“欲生潮”则写出了鸥鹭的欢快心情。
“江人击鼓祠荒庙”,这一句写的是江边的渔人打鼓祭祀的情况。这里的江人就是渔夫,他们打起鼓来是为了祭祀荒庙。而“荒庙”一词,又为下文的“野客”作了铺垫。
“野客载花归断桥”,这一句写的是野客带着花儿返回断桥的情景。这里的野客是指那些喜欢游玩的人们。他们带着花儿回到了断桥,可见他们在游玩后仍留恋不已。
“拂石闲吟待明月”,这一句写的是诗人独自在石头上吟诗欣赏明月的情景。这里的“待明月”既是对前面所写的景物的一种呼应,也是对后面所说的景物的一种映衬。
“茶烟如缕竹萧萧”,最后这一句,诗人写到了自己的活动。他端坐在石头上,一边吟诗一边品茶,而竹叶的沙沙声,则与他相伴。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夜景图,通过写景寓情,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