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草寄馀生,乘昏莫浪行。
烧霜光转湿,隔雨焰全轻。
岂以投珠巧,能当按剑迎。
炎凉看百态,星月敢争明。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其作品风格独特而富有想象力,善于运用象征和比喻表达情感。
注释:
- 腐草寄馀生 - “腐草”指的是腐烂的草地,这里用来借代萤火虫。
- 乘昏莫浪行 - “乘”在这里有使用的意思,“莫”是不要的意思。整个句子的意思是在黑暗中不要随意行动或冒险。
- 烧霜光转湿 - “烧”是指燃烧、发光,“霜光”指的是霜反射的光芒,“转湿”表示光芒变得模糊不清。
- 隔雨焰全轻 - 雨水会使火焰显得更加微弱,“全轻”表示完全被雨水冲淡或消失。
- 岂以投珠巧 - 用“投珠”比喻萤火虫的光点,暗指萤火虫虽小但有其独特的价值。
- 炎凉看百态 - 用“炎凉”比喻世事变化无常,“百态”则形容各种形态。
- 星月敢争明 - 虽然萤火虫的光芒微弱,但在夜晚仍然与星星和月亮竞争光明。
译文:
腐草中的生灵寄托了余生,在黑暗中不要随意妄为。
燃烧的霜光在转瞬之间变得模糊,隔着雨幕的焰火也失去了光泽。
岂是因为萤火虫的光点巧妙,能抵挡剑锋的锋芒?
世间冷暖变幻,无数景象令人眼花缭乱,即使是最微弱的星光也不敢与月亮争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界生物的尊重和对人类社会现象的观察。首先,诗中的“腐草寄馀生”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短暂;接着,“乘昏莫浪行”表达了在危险或不确定的情况下要谨慎行事的道理。第二句“烧霜光转湿”,描绘了自然现象的美丽同时也反映了时间的流逝。第三句“隔雨焰全轻”,则表现了自然环境对光线的影响,突出了环境因素对事物状态的改变。
最后两句“岂以投珠巧,能当按剑迎”,“岂是以萤火虫的微小光点巧妙,就能抵挡住剑锋的锋利?”表达了一种讽刺意味,意指在面对强大的力量时,即便是微小的存在也显得无力。最后两句“炎凉看百态,星月敢争明”,“尽管萤火虫的光芒微弱,但在夜晚仍然与星星和月亮竞争光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赞美和对生命顽强不息精神的赞赏。整首诗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而且传达了一种哲理——无论个体能力大小,都应该珍惜并尊重每一份生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