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署连床语,曾扳十日留。
才回衡岳驾,忽作岱宗游。
琪树标清骨,丛兰陨早秋。
云中还载笔,知有玉为楼。
【注释】
- 挽孝廉张无名二首:作者为朋友的去官而写的挽词。孝廉:指有孝行的人,被推举为秀才。无名:张无名,字不详。
- 衙署连床语:衙署:官府。连床:并排坐。语:说话、聊天。
- 曾扳十日留:曾攀援挽留十天。
- 衡岳:即衡山,在湖南。
- 忽作岱宗游:忽然像游览泰山一样畅快。岱宗:泰山,五岳之一。
- 琪树标清骨:美如琪树般清高俊逸的气质。琪树:美玉,此处指代高洁之士。
- 丛兰陨早秋:形容才子英年早逝。
- 云中还载笔:比喻文思敏捷,才思飞扬。载笔:执笔书写。
- 知有玉为楼:意指才华出众,如同玉雕成的楼阁一般。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友人去职的诗。全诗语言平实自然,却感情真挚动人。诗人通过描绘朋友去职前后不同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开头两句“衙署连床语,曾攀十日留”。描述了友人与官府官员一起讨论政务,并因此得以在官府逗留了十天。这里用“衙署”来指代官员的办公场所,而“连床语”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亲密无间的关系。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官场中的繁忙景象,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接下来两句“才回衡岳驾,忽作岱宗游”。描绘了朋友刚刚离开官府,就立刻投入到了新的事业中去。这里的“衡岳”和“岱宗”都是中国古典文化中的著名山峰,分别代表南岳和东岳,象征着尊贵和崇高的地位。而“游”则是自由自在地探索和体验的意思。这两句诗既表现了朋友的积极进取精神,也体现了诗人对其的深深祝福。
第三四句“琪树标清骨,丛兰陨早秋”。“琪树”和“丛兰”都是比喻贤能之士的词语,而“标清骨”则表示他们的品德高尚、清正廉洁。最后一句“陨早秋”,暗示了他们英年早逝的命运。这里用“殒”来表达死亡的意思,而“早秋”则强调了时间的流逝。这两句诗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也寄托了诗人对他们高尚品质的赞美和敬意。
最后两句“云中还载笔,知有玉为楼”。“云中”指的是天上的云朵,而“载笔”则表示写诗或文章。最后一句“知有玉为楼”,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意指才华出众,如同玉雕成的楼阁一般。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能的高度赞赏,也寄托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描绘了官场中的繁忙景象,并通过对友人去职前后的不同情景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同时,诗歌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高尚品质的赞美和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