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如匹练到吴门,虎橐萧萧蒯缑存。
醉尉岂能知李广,曳裾何处向平原。
途穷转觉诗怀壮,金尽翻令侠骨尊。
世路悠悠君莫问,待逢国士一酬恩。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分析每句话的意思,结合全诗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进行分析概括即可。此题注意重点字词的解释,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把握诗歌的主旨。

译文:骏马像绸缎一样奔至吴门城下,虎皮大氅萧萧响动着蒯缑还在。

醉尉岂能知晓李广的才能?曳裾之地又向何处去呢?

穷途末路时才发觉自己的诗怀壮志,金尽后反而更显侠义精神。

世事如此纷扰我不再多言,等待遇上国士一报大恩。

赏析:

首联以“马”起兴,点明主题。“匹练”比喻骏马,形象地写出骏马奔驰的雄姿;“吴门”借指京城,暗指长安。这两句从侧面写人,通过骏马奔腾、虎皮大氅的声响来表现人物英武豪迈的气魄,同时也暗示了人物的身份。

颔联写主人公在仕途中的坎坷遭遇。“醉尉”即酒官,是古代管理宫廷酒宴的官员。《汉书.张敞传》记载:“长安中好鄙野语……常为吏,给事中,尝有诏召敞从官车中饮燕,坐中有贵人也,而敞并坐。贵人怒,告阙下。诏下,遂会狱,案验,具服。于是上徙敞为东海太守。”由此可知,刘军是一个被贬谪的人。“曳裾”典出《史记.汲郑列传》,原意是说穿着朝衣(官服)在朝廷上拖长袍(官服)的袖子而进,后来用来形容做官得意的样子或表示不慕荣利之意。此处用来表明主人公在朝廷上的失意。“向平原”典出《史记.魏公子列传》,原意是指魏国公子无忌到平原君赵胜家中去做客,“平原君侧户欢迎”,“坐定,无忌曰:‘赵胜,天下贤主也。今何以来之迟也?’赵胜谢曰:‘今赵胜有奉邑万户,位为上卿,以与君为子弟,故不敢速君。’无忌曰:‘吾闻平原君家于赵者富甲一国,田四万家,致沸水焉,觝秋毫不能折也。今君侯所以不早见臣者,以为未得所以重于赵也,故不敢急君耳。今平原君非能为口舌也,而欲速得赵王使臣之日,臣请为君侯先入临燕,使赵王知君之急,则平原君必自将相迎矣。”“向平原”即向平原君求助,说明主人公在政治道路上遭受挫折、不得志的境遇。

颈联由景转情,抒发诗人内心的感慨。“途穷”指人生道路走不通,处境极为困难。“诗怀壮”即壮志未酬,心怀壮志却无法施展抱负。“金尽翻令侠骨尊”意为金钱花光之后,反而更显出侠者的豪气和骨气。这句表达了诗人在困顿之时依然保持高洁人格的豪情壮志。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的人生态度。“世路悠悠”指世间的道路漫长曲折、充满坎坷;“君莫问”即不要问及此事;“待逢国士一酬恩”意为要耐心等待遇到赏识自己的国家之士给予报答。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无奈而又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全诗结构紧凑,层次清晰,前后照应;语言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诗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既写出了自己身处逆境的苦闷不平,又表现了自己不屈不挠、坚持到底的豪情壮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