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空林鸟雀还,衙斋萧瑟似投闲。
封章徒洒疮痍泪,阊阖谁开虎豹关?
壮士有心思蹈海,愚公无力可移山。
故园蕙帐悬秋月,梦里泉声落枕间。

译文:

日落时,空林中鸟雀归返,衙斋显得萧条冷落像在休假。

我的奏章徒然洒下悲伤的泪水,谁又能开启虎豹关呢?

壮士有心思去踏海,愚公无力可移山。

故园中的蕙帐高悬秋月,梦中泉声落枕间。

注释:

  1. 屡上疏不报感赋:多次上疏请求却得不到答复,于是感慨而作此诗。
  2. 衙斋萧瑟似投闲:衙斋,指官署或官府。萧瑟,形容环境清冷,凄凉萧索。投闲,指退隐或被闲置不用。
  3. 封章:上书奏章。
  4. 闾阖:古代宫殿的门阙,这里指皇宫。
  5. 壮士:有雄心壮志的人。
  6. 愚公:传说故事《愚公移山》中的主人公,一个年迈的老头。
  7. 故园:故乡。
  8. 蕙帐:用香草(蕙)做的帐子,象征高雅、清新的环境。
  9. 泉声:流水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多次上疏未得到回应而感到的失落和无奈。首句“日暮空林鸟雀还”描绘了一幅日落时分,树林中鸟儿归巢的场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平淡无奇。接着,“衙斋萧瑟似投闲”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之冷清,与官场的疏远。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向往自由的情感。

第二联“封章徒洒疮痍泪,阊阖谁开虎豹关?”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的上疏并未得到回应,反而徒增自己的痛苦和失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朝廷的担忧,认为朝廷应该开放门户,让贤能之士得以施展才华。这里的“阊阖”,既指皇宫的大门,也暗指朝廷的决策机关。

第三联“壮士有心思蹈海,愚公无力可移山”是全诗的核心部分。这里的“壮士”指的是那些有着远大志向和抱负的人,他们愿意为了理想而奋斗;而“愚公”则是历史上的一个著名故事,讲述了一个老人坚持不懈地挖山的故事。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表达了自己虽不能改变现实的无奈,但也要保持坚定的信念,继续前行。

最后一句“故园蕙帐悬秋月,梦里泉声落枕间”则以温馨的意境收尾。诗人回忆起故乡的美好,那幽静的环境仿佛悬挂着秋天的明月,而他此刻正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之中。这既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眷恋,也表达了他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找到归属感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借代的手法,深刻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