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得青皇信,开缄喜又颦。
千金酬一笑,未易许傍人。

梅花十二咏石畔

梅花,又称“梅树”,又名“腊梅”“香蕊”。在古代诗词中,梅常常作为坚韧和高洁的象征。梅花的开放通常在冬末春初,象征着坚韧不拔、迎难而上的精神。同时,梅花也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意象,被用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赞美。梅花的形态优美,色彩艳丽,香气浓郁,是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

已得青皇信,开缄喜又颦。

青皇:指春天的神祇。青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代表着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青皇是春天的象征,因此“青皇信”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开缄:打开信封的动作,这里指的是打开书信或信件的动作。喜又颦:“喜又颦”是一个矛盾的表达,既有喜悦又有忧愁。这可能是因为收到信件的人既期待又能感到一些担忧或不安。

千金酬一笑,未易许傍人。

千金:古代的一种货币单位,相当于现代的十两黄金。千金在这里用来比喻珍贵的东西,表示价值高昂。酬一笑:回报一笑的意思,这里的“笑”不仅仅是字面上的笑,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和互动。未易许傍人:意思是不容易让人靠近或依赖。这句话表达了一种独立自主、不轻易妥协的态度。

注释:

已得青皇信:你已经收到了春天的信使——青皇的讯息。

开缄喜又颦:你打开信封后的喜悦与忧愁并存。

千金酬一笑:用千金的价值来回报你的一笑之恩。

未易许傍人:不要轻易让他人依赖或靠近你。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在春天开放的情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赞美。诗中的“开缄喜又颦”形象地描绘了收到信件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喜悦也有忧愁。而“千金酬一笑”则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用千金的价值来回报朋友的一笑之恩。最后一句“未易许傍人”则表明了诗人不轻易让人靠近或依赖的个性。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