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汀似妒绿衣,荔浦更摇红浪。
轻舟江畔徐回,明月山头正上。
注释:
戊午年的五月初八,我邀请博罗的张孟奇和尹冲玄、洪约吾、吾温瑞明一同泛舟到篁溪观看竞渡。我和陈美用一起聚集,笙歌士女之盛超过了龙潭。我们共享欢乐,一起赋诗以纪念这次活动。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是诗人在戊午年(公元1598年)端午节期间所作。诗中描写了端午佳节,诗人与友人同游篁溪观竞渡的情景,以及他们在一起的欢愉之情。诗人通过细腻的文字描绘出端午的节日氛围,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兰汀似妒绿衣,荔浦更摇红浪。
轻舟江畔徐回,明月山头正上。
注释:
戊午年的五月初八,我邀请博罗的张孟奇和尹冲玄、洪约吾、吾温瑞明一同泛舟到篁溪观看竞渡。我和陈美用一起聚集,笙歌士女之盛超过了龙潭。我们共享欢乐,一起赋诗以纪念这次活动。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是诗人在戊午年(公元1598年)端午节期间所作。诗中描写了端午佳节,诗人与友人同游篁溪观竞渡的情景,以及他们在一起的欢愉之情。诗人通过细腻的文字描绘出端午的节日氛围,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夕是何夕,开尊不厌频。 乾坤翻阅世,儿女暗催人。 守岁更声尽,迎年乐事新。 谁持树柏酒,一寄岭梅春。 今夕是何夕,开尊不厌频。 - 解释: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时刻的美好感慨,认为今晚是如此的特别和值得纪念,因此频繁地打开酒杯享受美酒。"是何夕" 是一种古语用法,常用于表达“今夜是什么夜晚”的意思,这里强调了时间的不可复制性和今晚的非凡。"开尊" 指开启酒器,享受美酒
注释: 1. 春山试一登:春天的山林,尝试一下登山。 2. 野村皆禁火:野外的村庄都禁止用火。 3. 此独传灯:唯独这个寺庙里还点着灯火。 4. 空谷闻幽鸟:在空寂的山谷里听到鸟儿的叫声。 5. 流云傍定僧:流动的云彩伴随着修行的僧人。 6. 晚归休待月:晚上回家不用等月亮了。 7. 人已踏金绳:人们已经踩着金光闪闪的绳索。 赏析: 《寒食虎丘》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全诗共四句,每句都是一个画面
【注释】 雨后上方寺:雨后天晴,上方寺上空出现了彩虹,是佛家七宝之一。龙归古洞春:龙归洞中,春光明媚。山门新霁雨:上方寺的门在雨后的清晨刚刚放晴,有雨后的新鲜空气。石路净纤尘:石上的小路干净无尘。得句先呈佛:得到诗的灵感,就把它献给了佛祖。长歌不属人:我唱的歌,没有人能听懂。所嗟山下径:我所走的山路,都是被人们走过的迷途。 【赏析】 此诗写于作者任处州(今浙江丽水)司户参军时(公元805年)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部分的内容然后一一进行概括即可。本题属于综合考查诗作的内容要点。首先明确一下题干的要求,然后依据要求逐句解读诗歌,最后结合诗歌内容和注释进行分析赏析。 (1) “夏日过赵凡夫定山别业”:夏天路过赵凡夫的定山别业。 (2) “元同蒋诩径”:“元同”即元同寺,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韦曲镇。“蒋诩径”指蒋诩路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流离失所,困顿于四川时所作。 “黯黯灯前语,愁来发浩歌。”意思是说,诗人在昏暗的灯前与朋友交谈,愁绪袭来时便慷慨长啸,高歌一曲。这两句诗写诗人与朋友相聚时的欢乐场景,但紧接着一句“河清不待我”,又使这种欢乐戛然而止。 “河清不待我,日落几挥戈。”意思是说:河水清澈透明,不需要等到我来才变得清澈。太阳落山了,我也该回家休息了。这里用“河清”“日落”来比喻人生短暂
夏日过赵凡夫定山别业 其四 天池当面卓,仙茗有云芽。 麋鹿随双屐,图书足五车。 论诗疑白社,叩诀秘丹砂。 借问愚公谷,何如此地嘉。 注释: 1. 天池当面卓:指天池在此处显得特别醒目。 2. 仙茗有云芽:形容茶如云朵般洁白,口感细腻。 3. 麋鹿随双屐:形容自己与自然和谐相处,仿佛是一只麋鹿跟随自己的两只鞋。 4. 图书足五车:比喻拥有的书籍数量多得可以装满五辆车。 5. 论诗疑白社
夏日过赵凡夫定山别业 其二 自辟东南境,谁夸十九泉。四围山作国,一线路通天。 龙性难降俗,猿心入定禅。石田无陇亩,种药本耕烟。 注释: 1. 自辟东南境:自己开辟了东南方向的地方。 2. 谁夸十九泉:谁夸赞这里的水有十九个泉眼。 3. 四围山作国:四周的山如同国家一样环绕着这个地方。 4. 一线路通天:一条小路直接通往天上。 5. 龙性难降俗:龙的本性难以被世俗所污染。 6. 猿心入定禅
注释: 宦海嗟无岸,名山别有春。 官场如大海没有边际,名山却另有一番生机。 遥从栖隐处,再觅姓庞人。 远远地追寻隐居的地方,又寻找姓庞的人。 野鸟时窥客,幽花不笑贫。 野鸟不时窥视客人,但幽花却并不嘲笑贫穷。 坐邻支遁宅,今古并劳尘。 我坐在支遁的宅院旁边,古今都让人感到疲倦。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描绘了诗人在夏日游览赵凡夫定山别业的情景。诗人感叹官场如大海无边无际,而名山却另有一番生机
闻砧 千门明月里,清响落云端。 谁道繁砧杵,皆经制绮纨。 无衣秋赋急,邻烛夜光残。 寄语琼楼妇,重帘未觉寒。 注释:砧,古代捣衣用的石制或木制工具;云,云朵;绮纨,指丝织品。 赏析: 这是一首写女子思夫的闺怨诗。全诗通过写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思念,表现了女子在深宫中孤独寂寞的生活和内心痛苦的情感。前四句写女子在月光下听到远处传来的砧声,想象着丈夫也在月下为家人劳作的情景,心中充满了思念之情
【注释】 过雨沾山翠,淙淙万玉流:经过雨水的冲刷,青山被染上绿色,山中溪水潺潺流淌。 重檐,指层层屋檐。飞瀑布,指从山上流下来的急湍水流。披,穿。赤城,山名,在今河北省赞皇县西南。游,游览。 【赏析】 《夏日过赵凡夫定山别业 其五》是唐代诗人王勃所作组诗作品。这组诗描写了诗人游览定山别业所见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热爱之情。首句写景,次句写人,最后两句写情,全篇意境优美,语言生动形象。
注释: 戊午年五月八日,在博罗县张孟奇的家里邀请尹冲玄、洪约吾、吾温瑞明等人乘船游篁溪,观赏竞渡比赛。我和陈美用也一同参加。笙歌歌声热闹非常,人声鼎沸,比龙潭还热闹。我们共赋诗以抒发情怀。夕阳西下,放船轻风微起,水波平缓,浪花渐少。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壬午年(1092年)五月一日,与陈美用同游篁溪观竞渡时所作。诗人描绘了一幅人声鼎沸、笙歌歌声热闹非常的画面
这首诗是诗人在五月初八日,邀请博罗的张孟奇、尹冲玄、洪约吾、温瑞明和瑞明的朋友笙歌士女们一起去篁溪观赏龙潭竞渡。他们一起泛舟,看到绿竹家家临水,红蕖处处翻风,烟淡青楼在画中,溪清彩鹢行空的景象,感到非常的高兴。 注释: - 戊午:古代纪年法,表示农历的第五个戊年。 - 五月八日:农历五月的第一个日子。 - 招博罗张孟奇尹冲玄洪约吾温瑞明:邀请博罗的张孟奇、尹冲玄、洪约吾、温瑞明等人。 译文:
注释: - 兰桨:用兰花装饰的桨 - 万人鼎沸:形容人群喧闹,如同沸水翻滚一般。 - 绮罗:指华丽的衣裳。 - 两岸:指江流两边。 - 风轻:风轻轻地吹拂。 - 夺标:指在竞渡比赛中获得第一名。 - 扰扰:忙碌而杂乱的样子。 - 何如:比作什么更好。 - 拾翠:采摘绿叶。这里指的是观看竞渡比赛。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五月八日招集博罗张孟奇、尹冲玄、洪约吾、温瑞明四人泛舟篁溪观竞渡后所作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月下壶觞乐甚,夜深灯火归迟。为报眠鸥宿鹭,休惊品竹弹丝。 注释如下: 1. 壶觞乐甚:在月下,用壶和酒杯(觞)饮酒,享受着音乐带来的快乐。 2. 夜深灯火归迟:夜晚已经很深了,但是灯火还亮着,人们还在回家的路上迟迟不归。 3. 为报眠鸥宿鹭:为了告诉那些正在睡觉的鸥鸟和鹭鸟,不要被惊醒。 4. 休惊品竹弹丝:请不要因为琴弦被弹得清脆而惊吓到正在休息的竹子和鸟类。 赏析:
野兴十六首田家 戴胜啼残宿雨,荷锄斸破春云。 垆侧新添数瓮,杖头无用半文。 注释: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田野的宁静景象,通过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活的情趣,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同时,诗中的意象也富含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赏析: 诗人通过观察和体验,捕捉到了春天的细微之美。在这首诗中,诗人首先描述了田间劳作的场景
诗句原文: 西日无情自去,东风有意相迎。 青草池边放鹤,绿杨堤畔听莺。 注释解释: 1. “西日无情自去”:这里用“西日”指代太阳,表示夕阳西下,自然规律中的一天结束。“无情”则表达了一种无法抗拒的宿命感,即太阳每天按其自然规律落下。 2. “东风有意相迎”:东风通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春风象征着生机与复苏。在这里,“有意相迎”表达了春天的气息和温暖气候的到来,给人一种温馨和希望的感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