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马入山寺,空林秋气豪。
佛灵迹在石,僧老耳垂毫。
松倚西风瘦,峰衔北岭高。
绝尘惊物静,弥觉一生劳。
圆通阁
圆通阁,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山北麓云岩寺内,始建于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明永乐年间重修,并改“云岩禅寺”为“圆通禅寺”。阁名取自佛经《维摩诘经》,意谓菩萨随顺众生之机说法,圆通无碍。
下马入山寺,空林秋气豪。
下马进入山中的寺庙,空山中弥漫着秋天的寒气。
注释:下马:放下马,步行进入。
赏析:此句描绘了诗人进入山中寺庙的情景,通过“空林秋气豪”这一意象,展现了山中秋天的清冷和宁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佛灵迹在石,僧老耳垂毫。
佛的灵迹显现在岩石上,僧人年老却能听到风吹动树叶的声音。
注释:佛:佛教的尊称。
赏析:此句以石为载体,表达了佛陀灵迹的神圣和神秘。同时,也通过对僧人年老而能听闻自然声音的描写,展示了僧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松倚西风瘦,峰衔北岭高。
松树靠在西风中显得更加瘦弱,山峰俯瞰北岭又显得如此高大。
注释:松、峰:均为自然界的景象。
赏析:此句以松、峰为景,通过对比西风中的松更瘦弱和北岭上的峰更高大,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无常。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绝尘惊物静,弥觉一生劳。
远离尘世的喧嚣,让人感到宁静;但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一生奔波劳碌的艰辛。
注释:“绝尘”:远离世俗的纷扰;“弥觉”:越发觉得。
赏析:此句以物为喻,通过“绝尘惊物静”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尘世喧嚣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通过对“一生劳”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奔波劳碌的感慨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