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挂镜复张弦,遇缺缺兮圆自圆。
赢得一身浑似我,当圆当缺在于天。

【注释】

①挂镜:指月亮。张弦:比喻月亮的盈亏变化。

②浑似我:形容月亮圆时好像自己一样。

③当圆当缺:既圆又缺,形容月亮的盈亏变化。

【赏析】

《咏月寄外》诗中作者用“挂镜”和“张弦”作比,以月亮的“遇缺则圆”喻人生的“当圆即圆,当缺即缺”,表现了诗人豁达、旷达的人生态度,抒发出一种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思想情怀。

首句起笔突兀,“无端挂镜复张弦”,意思是说月亮没有预定好,时而高悬,时而低垂,忽圆忽缺,忽上忽下,变幻无常。这两句诗,以“无端”(无缘无故)开头,把月亮的圆缺变化拟人化,显得十分新奇,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产生浓厚的兴趣,急切地想一探究竟。

次句“遇缺缺兮圆自圆”,意思是说月亮遇到缺就缺,遇到圆就圆,这样圆那样缺,变化无常。“遇”字在这里是“碰到”的意思,突出了月亮的变化是偶然发生的。“遇”字也暗寓着人的一生,正如这圆缺不定的月亮,人们的命运也是变幻莫测的。这一联通过写月亮的圆缺变化来比喻人生的起伏变化,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认识和感慨,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第三句“赢得一身浑似我”,意思是说由于月亮的变化无常,所以它的形状也像我自己一样,有时圆润有时缺损。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月亮人格化,赋予了它人的生命特征。“得”字有“获得”、“取得”的意思,表明诗人从月亮的变化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人生就像月亮一样,有起有落,有盈有亏,只有顺应自然才能活得充实而快乐。”

最后一句“当圆当缺在于天”。意思是说,既然人生有圆有缺,那么就由它去吧,不必强求,也不必埋怨。因为这是自然的规律,无法改变,只能顺应。这一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表明了他不与命运抗争的人生观,表现了他面对挫折和磨难时能够坦然接受的宽广胸怀和超然物外的洒脱性格。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开阔深远。诗人善于运用比喻,把自然界的月相变化与人的生命状态紧密联系起来,借咏月抒情,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抒发出旷达的人生态度。同时,诗人在咏叹人生的同时,也流露出一股清逸脱俗的情趣,让人在品味其诗句的时候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和悠然自得的人生情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