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雨红初散,杨烟绿半消。
日上金妆丽,风回绣带飘。
含情听燕语,泫泪惜花娇。
流珰波影里,明月荡轻桡。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的作品《卜算子·绿水曲》。下面将逐句进行释义:

  1. 杏雨红初散,杨烟绿半消。
  • “杏雨”指的是春天时杏花盛开时细雨,通常指春季的小雨或春雨。“红初散”意味着这些雨水落下后,使得周围的景色呈现出红色,可能是指桃花或杏花等红色的花朵被雨水打湿的样子。
  • “杨烟绿半消”中的“杨”可能指的是杨柳树,因为春季是柳树发芽的季节。而“绿半消”描述的是柳枝随风摇曳,部分绿色已经消散在空气中的景象。
  1. 日上金妆丽,风回绣带飘。
  • “日上金妆丽”形容太阳照耀下,万物都被金色的光芒装点得非常美丽。这里的“金妆”可能暗指日出的金光或是太阳本身的颜色(金色)。
  • “风回绣带飘”中的“绣带”可能指的是飘逸的云朵,或者是像云一样轻盈流动的风。“飘”字描绘了风吹过,带来轻飘飘的感觉。
  1. 含情听燕语,泫泪惜花娇。
  • “含情”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内心的柔情或感慨。燕子在鸣叫,可能触发了诗人的情感,使得他/她感到哀伤。
  • “泫泪”指的是眼泪汪汪的样子,这里用来表现诗人因为看到美丽的花朵而心生怜惜之情,以至于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泪水。
  1. 流珰波影里,明月荡轻桡。
  • “珰”是一种环形的装饰物,这里可能是指月亮发出的光辉照射在水中形成的圆形光晕,如同一种珠宝饰品。
  • “轻桡”是指轻柔的船桨划动的声音,可能是诗人想象自己在月光下乘坐小船的情景。

整体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相结合的小令。首句描述了春天杏花盛开时细雨纷飞的美景,接着描写了日出时分的光辉洒满大地,以及微风吹过时柳枝摇曳的美丽画面。第三句通过燕子的鸣叫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与感伤。最后一句则通过明月和船桨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静谧的夜晚中感受到的自然之美和内心的宁静。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自然界的美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微妙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