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有感自和平,应是潢池已寝兵。
村径春深无犬吠,稻田烟暖有牛耕。
朱弦坐鼓南薰调,白简过朝北阙城。
何处相思情不尽,夜看台斗到天明。
诗句翻译:
人心有感自和平,应是潢池已寝兵。
注释:人心因为有所触动而感到和平,应该是那些动荡不安的叛乱已经被平息了。村径春深无犬吠,稻田烟暖有牛耕。
注释:春天的村庄里,小路两旁没有人声喧哗,只有远处的狗在安静地躺着;而田地里,烟雾缭绕,温暖的阳光下牛在悠闲地耕田。朱弦坐鼓南薰调,白简过朝北阙城。
注释:坐在南边的房间里弹奏着乐器,调整着音乐的节奏;穿过北边的城门,走向朝廷。何处相思情不尽,夜看台斗到天明。
注释:在这漫长的夜晚,我无法抑制心中的思念之情,一直看到东方的天空泛白。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田园生活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政治局势的关注。首句“人心有感自和平”,揭示了作者认为社会的和谐源于人们的共同感受与认同。接下来的四句则具体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美好。诗人通过对春天田野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中的“朱弦”和“白简”分别象征着南方的悠扬音乐和北方的严肃朝政,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的关切。最后两句“夜看台斗到天明”,则表达了诗人在国事繁忙之余,仍不忘个人情感的深沉和绵长。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深厚的情感和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忧虑。它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真实抒发,更是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