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灯火曳南滨,最喜今朝却大同。
豹变可能成革武,兔爰谁复赋王风。
柏台论定三台白,花县春深万树红。
预卜燕山山下月,绿衣炫耀马青骢。
【解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肖鹤陈邑侯是作者与友人告别时所写。诗人在离别之际,既对友人表示了深厚的感情,又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友人前程远大,官运亨通。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意境高远。
“十年灯火曳南滨”,十年来,我在这南方的海滨度过了漫长的岁月。“曳”是拖、引的意思。“曳南滨”是说,这漫长的岁月就像一条长长的影子,拖拉着我的身心,使我感到沉重而疲惫。诗人用“曳”字来形容自己的心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对朋友依依不舍的心情。“最喜今朝却大同”,如今我最高兴的是,我们终于可以摆脱过去的不同,共同走向大同的世界了。“却大同”是说,我们能够走到一起,实现共同的理想。这里,诗人用对比手法,突出了今天的美好和幸福,表达了对朋友深深的思念之情。“豹变可能成革武,兔爰谁复赋王风?”如果像豹一样能有所变化,也许能成为有勇有谋的武将;如果像兔子一般安于现状,那么谁来为我创作《王风》这首诗呢?“王风”即《诗经·邶风》,共十五篇,其中《北风》《谷风》二诗最为著名。“豹变”指勇猛、刚强的变化,“兔爰”指温顺、柔弱的变化。“成革武”是指变成有勇有谋的武将;而“赋王风”则是指为《王风》作诗。诗人通过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发了自己渴望有作为,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三台白”,三台,指御史中丞府署的三个台阶。“花县春深万树红”,花县,今安徽怀宁。春天到来时,万树红花竞相开放。诗人在这里以花县之景,暗寓自己的仕途之乐。诗人以花县之景,暗寓自己美好的前途和光明的政治前途。
“预卜燕山山下月,绿衣炫耀马青骢”,我预卜燕山山下的明月,那皎洁的月光照耀着绿衣的使者骑着青骢快马飞奔而来。“燕山”在河北易县西,是燕国的故地。“绿衣”代指使者。《汉书·东方朔传》中有“青骢马色,安得常闲,聊且秣马,无为羁绊”句,后因以“碧衣”代指使者或信使。“马青骢”代指使者。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明月想象成一位使者,她骑着一匹青骢快马向诗人飞奔而来。诗人用明月和使者来表达他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以明月和使者来表达他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赏析】
首联:十年灯烛照南滨,最喜今朝却大同。十年来,作者在南岸度过漫长岁月,心中一直牵挂着友人的生活和命运。现在看到今日的友人生活安定,心情十分高兴。“但令”一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平安归来的喜悦之情。“最喜”一词,表明了作者对友人生活安稳的欣喜之情。“却”字表现出作者对友人未来美好前景的向往。“大同”一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未来美好前景的期待之情。尾联:预卜燕山山下月,绿衣炫耀马青骢。诗人设想明月将带来好消息,使者骑着青骢马上京,诗人满怀信心地等待着朋友的到来。
本诗通过对明月和使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