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尽铅华自可怜,樽前歌舞总寒烟。
虎丘冢冷馀青草,燕子楼空委翠钿。
风过竹声疑解佩,春传莺语想当筵。
芳魂东逐罗浮近,一枕梅花入梦仙。

这首诗的原文是:

销尽铅华自可怜,樽前歌舞总寒烟。

虎丘冢冷馀青草,燕子楼空委翠钿。

风过竹声疑解佩,春传莺语想当筵。

芳魂东逐罗浮近,一枕梅花入梦仙。

译文如下:

我厌倦了华丽的外表,独自感到可悲。在酒桌上唱歌跳舞,但总感觉像是飘散的烟雾。虎丘的坟墓上只剩下青草,燕子楼上空空如也,只留下翠绿色的钿片。风吹过竹林,仿佛听到了玉佩的声音,春天的莺歌仿佛在宴会上响起。我的灵魂向东飞去,靠近罗浮山,一觉睡醒,梦中闻到梅花的香气,仿佛进入了一个神仙的世界。

注释:

  • 销尽铅华自可怜:铅华是指化妆用的粉和脂,这里形容人为了装饰而失去本来面目的悲哀。销尽铅华,即形容人的外表装饰被彻底清除,变得清素无华。铅华自怜,即指自己因没有华丽的外表而感到悲哀。
  • 樽前歌舞总寒烟:在酒杯之前,歌舞总是笼罩在寒冷的氛围中。樽前,即酒桌前。歌舞,指饮酒作乐的活动。寒烟,形容气氛冷清,如同烟雾一般。这句话描绘了一种冷清、孤独的氛围。
  • 虎丘冢冷馀青草:虎丘的坟墓上覆盖着青草,显得有些冷清。虎丘,位于苏州市西郊。冢,指坟墓。冷余青草,形容坟墓上的青草已经长出来,给人一种时间流逝的感觉。
  • 燕子楼空委翠钿:燕子楼上空荡荡的,只剩下翠绿色的钿片。燕子楼,又称“栖霞阁”,位于苏州市西南角。翠钿,古代妇女首饰的一种,用翠绿色宝石制成的装饰品。这句话描绘了一座废弃的楼阁,只剩下残存的饰品。
  • 风过竹声疑解佩:风吹过竹林发出的声音,让人联想到古代女子佩戴的玉佩。解佩,指解开玉佩,这里比喻听到的声音像是解开的玉佩所发出的声响。这句话描绘了风吹过竹林时发出的声音,让人联想到古代女子佩戴的玉佩。
  • 春传莺语想当筵:春天的气息传来,就像鸟儿在宴会上鸣叫一样。莺语,指黄莺的鸣叫声。当筵,指在宴会上。这句话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鸟儿的鸣叫声,让人联想到宴会上的热闹场景。
  • 芳魂东逐罗浮近:美丽的灵魂像蝴蝶一样飞向东方,接近罗浮山。芳魂,指美好的灵魂。罗浮山,位于广东惠州市西北。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 一枕梅花入梦仙:一觉醒来,梦中闻到了梅花的香气。梅花,常被视为坚韧不拔、高洁的象征。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梦中感受到的美好境界,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