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不如人老合休,读书谈道我何忧。
已看尘世都蕉鹿,真觉浮生付赘疣。
风透北窗朝跂脚,嵩遮西日晚科头。
诗篇漫兴销长夏,敢谓能轻万户侯。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 少不如人老合休,读书谈道我何忧。
- 注释: “少”指的是年轻时,“人”在这里指的是他人或世人,“合休”意为应该休息或放弃。此句表达了作者对年华逝去的感慨,认为随着岁月流逝,年轻时的追求和努力似乎已经失去了意义。
- 赏析: 这句表达了一种人生哲理,即认识到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有限,应当放下过去的执着,接受自然的规律,顺应自然的变化。
第二句: 已看尘世都蕉鹿,真觉浮生付赘疣。
- 注释: “尘世”指的是现实世界,“蕉鹿”是一种传说中的仙兽,常用来比喻虚幻不实的东西。这里指代那些看似美好但实际上并不真实的东西。
- 赏析: 这句话揭示了作者对世俗繁华的深刻洞察与批判。它表明了作者对于追求虚幻事物如浮云的轻蔑,认为它们不过是生命中的累赘,不值得追求。
第三句: 风透北窗朝跂脚,嵩遮西日晚科头。
- 注释: “风透北窗”描述了一种景象,风穿过窗户吹进来,“朝跂脚”是指早晨起床伸展腿部的动作,而“科头”则意味着不束发,随意地散开头发。
- 赏析: 这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闲适的清晨场景,反映了诗人在夏日午后的悠然自得。通过这样的描写,展现了一种与世无争、超脱物外的心境。
第四句: 诗篇漫兴销长夏,敢谓能轻万户侯。
- 注释: “诗篇”泛指文学作品,“漫兴”表示随意创作,“长夏”指的是炎热的夏季,“万户侯”是指高位贵族。
- 赏析: 这句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炎炎夏日,但依然保持着文学创作的激情和活力。同时,诗人用这种轻松的态度来对比自己与权贵之间的不同,显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内心的抒发,展示了诗人随遇而安、淡泊名利的生活哲学。每一句都充满了哲理和生活智慧,是一幅生动的人生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