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城一望大如舠,匹马之官岂惮劳。
壮志自怜新结绶,微名应愧旧同袍。
幄中明月俱尘土,镜底寒霜是鬓毛。
四境弦歌何日冷,当年谁复笑牛刀。
诗句原文:
岩城一望大如舠,匹马之官岂惮劳。
壮志自怜新结绶,微名应愧旧同袍。
幄中明月俱尘土,镜底寒霜是鬓毛。
四境弦歌何日冷,当年谁复笑牛刀。
注释解释:
- 岩城:指的是一座高大的山城。
- 一望:一眼望去。
- 大如舠:比喻山城的庞大。
- 匹马之官:形容官职小但责任重。
- 岂惮劳:表示不畏惧辛劳。
- 壮志:指雄心壮志。
- 自怜:自己感到遗憾、悲伤。
- 新结绶:指刚获得的官职。
- 微名:微小的名声或地位。
- 应:应当,应该。
- 愧:感到惭愧。
- 旧同袍:过去一起共事过的朋友。
- 幄:帐幕,此处指官员的住所。
- 明月:这里比喻清廉正直。
- 俱:全,都。
- 尘土:比喻世俗的纷扰或世事的变迁。
- 镜底:镜子的背面。
- 寒霜:寒冷的霜,比喻严峻的考验或艰苦的环境。
- 鬓毛:此处指岁月的痕迹或生活的压力。
- 四境:四周的地区。
- 弦歌:音乐歌声,代指社会和谐安宁的景象。
- 何日:什么时候。
- 冷:萧条,不热闹,没有生气。
- 牛刀:原指宰杀牛后用来切菜的工具,引申为人有才而不得使用之意。
赏析:
卢跃龙的《初至安邑感赋》描绘了他在初到安邑时的感受和心境。首句“岩城一望大如舠”形象地表达了对这座山城的宏伟与壮观。接着诗人通过自我对话的形式,抒发了他作为一名新任官员所感受到的责任感和压力。“匹马之官岂惮劳”表达了他虽为小官却不畏艰辛的决心。整首诗语言平实,情感真挚,体现了一位官员在面对新环境时的心理变化及对未来的期望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