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暇陪欢宴,朱楼枕洞庭。
两三明月伴,多是老人星。
朗朗踏歌去,微微酒半醒。
漫将千古瑟,弹与子期听。
【注】公暇:闲暇之时。欢宴:欢乐的宴会。朱楼:红色的楼台。洞庭:即洞庭湖,在今湖南、湖北两省交界处。两三明月伴:月亮陪伴着二三知己。多是老人星:月亮是老人星(指金星)的代表。朗朗:清脆的声音。踏歌:边走边唱。瑟:一种弦乐器。子期:孔子学生曾参字子期。这里泛指知音。
【赏析】《侍诸老游城用韵》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写于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当时诗人任杭州通判。他与友人同游西湖,赏景作乐,畅谈心曲。诗中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全诗意境清新,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满了生活情趣和人文气息。
首句“公暇陪欢宴”,意为闲暇时陪朋友一起欢聚宴会。这里的“公暇”指的是闲暇之余的时间,“陪欢宴”则是指陪同朋友参加欢快的宴会。这句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共同欢聚时刻的珍惜。
第二句“朱楼枕洞庭”,意为在红色楼台上倚靠观赏洞庭湖美景。这里的“朱楼”指的是红色的楼台,“枕洞庭”则是指依傍在洞庭湖畔。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站在楼台上,俯瞰洞庭湖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欣赏之情。
第三句“两三明月伴”,意为两三轮明月伴随着自己。这里的“明月”指的是明亮的月亮,“伴”则是指陪伴。这句诗通过描述自己与明月相伴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慨和对宁静夜晚的享受。
第四句“多是老人星”,意为月亮常常是老人之星。这里的“老人星”指的是金星,因为金星呈白色,形状像老人,所以被称为老人星。这句诗通过将月亮与老人星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老年人的敬重和对他们智慧的象征意义的认可。
第五句“朗朗踏歌去”,意为边走边歌地离去。这里的“朗朗”指的是声音清晰响亮,“踏歌”则是指边走边唱歌。这句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们一边唱歌一边行走的情景,表达了他们愉悦的心情和对友谊的珍视。
第六句“微微酒半醒”,意味着微醉中带着几分困意。这句诗通过描述自己微醉的状态,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第七句“漫将千古瑟,弹与子期听”,意为随意弹奏古琴,让知音聆听。这里的“子期”指的是春秋时期著名的琴师师旷,因为他精通音乐,善于演奏古琴,人们常以“子期”来代指懂得欣赏琴曲的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与知音分享音乐之美的愿望,同时也展示了他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与朋友共度时光的场景描绘、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老年人的敬意以及对自己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诗歌也蕴含了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对知音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内心情感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