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上盍簪楼,遥天一望收。
日移南陆晷,风送海门秋。
五岭紫霞幛,三山杜若洲。
看看星河近,乘槎好溯流。
【注释】
盍簪楼:即盍簪亭,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
上上:最好、极好之意。
遥天一望收:遥看天空,好像被收拢在一起。
日移南陆晷:太阳移动到南方的陆地,指夏至时,阳光直射地面。
海门秋:海门关,在今江苏如皋县西南。
紫霞幛(zhàng):紫色的云霞。
三山杜若洲:蓬莱有三座山,山上长着杜若草,故称。蓬莱是传说中的神山。
星河近:银河出现在天上。
乘槎(chá)溯流:乘槎船逆流而上。槎,木筏子。
【赏析】
《盍簪楼杂咏十首》为清代钱谦益所作。钱谦益(1638—1795)字受之,号牧斋,浙江嘉兴人,清初诗人、文论家,有《牧斋有学集》。
此诗写诗人登楼眺望,心旷神怡,感慨良多的情景。
第一句“上上盍簪楼”,是说登上盍簪楼最为理想。盍簪楼,在扬州城北,因古代文人常于此聚会赋诗,所以又称作盍簪亭。“上上”二字表明诗人对盍簪楼的热爱之情。第二句“遥天一望收”,意思是远望天际,好像被收入眼底一般。这一句写出了诗人登高望远的豪情。第三句“日移南陆晷”,意思是太阳移动到南方陆地,指的是夏天的正午,此时太阳直射地面,光线强烈,时间大约是下午1点到2点之间。第四句“风送海门秋”,意思是海上的风送来秋天的气息。海门关在今天的江苏如皋县西南,是一处有名的风景区,诗人在此观赏美景,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第五句“五岭紫霞幛”,意思是五岭山上覆盖着紫色的云霞。“五岭”,指五岳中的衡山、庐山、钟山、武陵山、九华山五座名山。第六句“三山杜若洲”,意思是蓬莱有三座山,山上长满杜若草,因此得名。杜若是一种香草,传说中蓬莱仙岛上长满了这种香草,因此这里也用来形容美丽的仙境。第七句“看看星河近”,意思是抬头望去,可以看到繁星点点的银河。第八句“乘槎(cuó)好溯流”,意思是乘槎船逆流而上,寻找过去传说中的天河之路。槎,木筏子。第九句“星河近”,意思是银河出现在天上。第十句“乘槎溯流”,意思是乘槎船逆流而上。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登楼眺望,心旷神怡,感慨良多的情感。诗人通过对盍簪楼、南陆晷、海门秋、五岭紫霞幛、三山杜若洲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画卷。同时,诗人还通过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抒发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全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