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郊开祖帐,旅觯盍朋簪。
怅望违铉玉,无因系柅金。
贯鱼茅拔汇,鸣鹤子和阴。
倘束丘园帛,如兰尚可寻。
【注释】
- “括易”,地名。
- 中丞:官职名,指滕少松公祖陟。
- 郊开:在郊外举行祭祀活动。
- 旅觯:酒器。
- 柅金:车辖,这里代指交通工具。
- 贯鱼:指鲤鱼。
- 子和阴:指鹤鸣之声。
- 束丘园帛:把丝织品捆束起来。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被贬谪之后,诗人怀着满腔悲愤,对滕少松公祖陟的离京表示依依不舍之情,并希望他在外地能够平步青云。全诗语言流畅,意境高远。
需郊开祖帐,旅觯盍朋簪。
怅望违铉玉,无因系柅金。
贯鱼茅拔汇,鸣鹤子和阴。
倘束丘园帛,如兰尚可寻。
【注释】
释义:元冬已改仲,丹树故凝秋。 注释:元冬,冬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一月初;已,指已经;改,指更替;仲,古代对二月的称呼;丹树,红树;故,仍然;凝秋,凝结着秋天的寒意。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深秋季节,看到树上的丹叶依然保持着秋天的颜色,感受到季节的变化。 译文:冬季的第一个月已经到来,红叶依旧凝结着秋天的气息。 赏析:首句“元冬已改仲”,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时间的变迁。元冬是冬天的第一个月
楼台将送暑,关塞已迎秋。 月色天街近,风香水阁浮。 花开莲子唱,风引竹枝讴。 此夕正七夕,能来同写忧。 注释: 1. 楼台将送暑:即将告别夏季的炎热。楼台,指高楼或高台,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所居住的地方。将,即将。送,送别。暑,夏天。 2. 关塞已迎秋:迎接秋天的到来。关塞,古代边防要地,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所在的地理位置。已,已经。迎,迎接。秋,秋天。 3. 月色天街近:月光洒在街道上
邵少湄折柬有楼台将送暑凉露报新秋之句用何诗飘洒欣然余怀走笔答之其二 楼台将送暑,关塞已迎秋。 纨扇感无极,金兰气欲浮。 何时携好伴,樵月共清讴。 踏断四峰路,浑忘世外忧。 注释: 1. 楼台将送暑:楼台上的景色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到来。 2. 关塞已迎秋:关口和要塞都已经迎来了秋天的气息。 3. 纨扇感无极:手中的纨扇已经感受不到夏日的酷热,因为秋天的凉爽已经来临。 4.
楼台将送暑,风日正争秋。 【注释】:楼台即将送走炎热的夏季,而风和日丽的秋季正逐渐来临。 【赏析】:起二句点明时令和节候。 大火宵犹午,微凉朝渐浮。 【注释】:大火星在夜空中燃烧,犹如太阳般明亮耀眼,到了夜里仍然如同白天;清晨起来的时候,感觉不到一丝凉爽,反而觉得比白天还热一些。 【赏析】:这几句是写天气的变化。“大火”即心宿,古人认为心宿与夏季炎热有关联。夜深了,但心宿还在天上高照
这首诗是郭西桥的《用韵奉答》第三首。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和对皇帝的忠诚之心。 第一句“元冬已改仲,皇历又颁秋”,意为新年已经到来,皇帝颁布新的历法。在这里,“元”指的是新的一年,“仲”是农历一年中的第二个月,这里指春节;“皇历”是指皇帝颁布的历法或年号;“颁”是颁布的意思。整句意思是新的一年已经到了,皇帝颁布了新的历法。 第二句“天子万年圣”
【注释】 区见泉:人名,作者门生。 表弟新居寄贺:表弟新近建成的住宅,特此写信祝贺他。 自是栋隆吉:因为房屋建造得好,故能招来吉祥。 即看桂子秋:秋天时,树上的桂花开放了。 落成吾日醉,栖稳尔风流:你的新居落成之日,我要喝个大醉;你则安居乐业,潇洒自如。 琪花:美玉。 隔洲:隔河对岸。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七年(公元812年),作者时任国子博士。当时作者与友人区见泉的新家落成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原文: ``` 用韵奉答郭西桥 其四 元冬已改仲,碧水旧涵秋。 雁阵声何急,鱼书寂不浮。 天涯穷短目,泽畔苦长讴。 叹息美人远,寒山殷百忧。 ``` 接下来是诗句的解释和翻译: ``` 1. 元冬已改仲,碧水旧涵秋。 - “元冬”指的是农历正月,“已改仲”意味着已经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里的“碧水”可能是指清澈的水,而“旧涵秋”则表达了秋天的气息依然存在于这碧水中。 2.
【注释】楼台:指高楼。楼台将送暑,零露已飘秋:楼台即将送走酷热的夏天,清晨时分,露水已经洒遍了大地。 绿树流芳润,横塘积翠浮:树木上挂满了晶莹的水珠,像绿色的翡翠一样。横塘(池塘)里积水成碧,清澈如玉。 旧传双鲤信,谁唱跃鱼讴:从前有人传说过鲤鱼能传递书信,如今谁还唱起跳跃鱼儿欢歌呢? 泳藻熙然在,人间空百忧:游泳的鱼儿在水中快乐自在,然而人们却因为忧愁而感到烦恼。
【诗句】 楼台将送暑,花草半含秋。 三径绿云合,一天清露浮。 星河空有恨,月殿是谁讴。 牛女年年隔,不知曾颇忧。 【译文】 高楼的台榭即将送走炎热的夏季,草木开始含着秋天的气息。 三道小径上郁郁葱葱的树木仿佛绿色的云雾一般,天空中的月亮倒映在清澈的水面上。 银河中充满了遗憾和哀愁,嫦娥在广寒宫里是否也在歌唱呢? 牛郎织女每年都只能隔着银河相见,他们不知道我是否曾经因此而感到忧愁。 【赏析】
楼台将要送走暑热的时节,江海即将涵纳秋天。 目送孤舟渐行渐远,神伤远山云雾缭绕。 骏马怜惜古调之音声,鸿雁唱起新讴歌。 百越升平日年,谁又能先解除忧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注释和赏析: 一、首联 - “括易送中丞滕少松公祖陟留都”:这里提到的“中丞滕少松公祖陟”,指的是滕少松,他的官衔是中丞。诗中提到他即将前往留都,留都是当时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江苏南京一带,是当时的政治中心。 - “包荒匡泰运”:“包荒”意为包容,“匡泰运”则是指帮助扭转乾坤的运道,整句意思是包容并扭转乾坤的运势。 二、颔联 -
让我们来理解这首诗的格式要求: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同时在必要的词语上加上注释。最后,我们附上对这首诗的赏析。 第一、二句 - 诗句:“含章承帝宠,资斧镇南中。” - 译文:“我承载着皇恩,手握重兵镇守南方之地。” - 注释:这里的“含章”指的是皇帝赐予的礼物或恩宠,“资斧”是指手中持有的武器或权力象征,“镇南中”则表示镇守的地域范围。 第三、四句 - 诗句:“蹇蹇王臣节,谦谦君子衷。” -
【注释】 1. 括易送中丞滕少松公祖陟留都:在括易县,送别滕少松(滕宗谅)到京城。括易即今河北固安县,滕宗谅是唐代宗的族兄,曾任尚书左仆射等职。 2. 天衢观国光:意谓国家形势如日月照耀天下。 3. 包鱼知硕量,射隼著锋芒:包涵广大,比喻胸怀博大;射隼(zhùn)着锐利的锋芒,比喻才能出众。 4. 井井宏经济,乾乾日赞襄:井然有序地管理国家大事,勤恳努力地辅佐君王。 5. 大君宜有命,三锡倍辉煌
侍甘泉师谒四贤祠 百代真儒共此祠,溪蘋涧藻具威仪。 三香手献烟如缕,一脉心传道若丝。 古洞浮岚青霭霭,山堂芳草绿依依。 春深风月无人领,渺渺微躯谁与归。 注释:侍甘泉师谒四贤祠:侍奉甘泉大师拜访四贤祠。百代真儒共此祠:百代以来的真儒都聚集在这里。溪蘋涧藻:指溪边的蘋叶和涧边的海藻,都有威仪。三香:三次敬香。手献烟如缕:双手捧香,香烟缭绕。一脉心传:指传授的知识或学问,像血脉一样流传
侍甘泉师谒四贤祠 高山千载瞻前哲,庭宇经营信有心。 门户森然廊寝异,阶除宛似奥堂深。 虹垂两涧清殊派,屏展诸峰碧万寻。 终古秉彝应不泯,同祠配享匪斯今。 注释: 侍甘泉师谒四贤祠:侍奉甘泉师去四贤祠拜谒。 高山千载瞻前哲,庭宇经营信有心:高山历经千年依然屹立不倒,这是前代智者的杰作。 门户森然廊寝异,阶除宛似奥堂深:门户众多,走廊和寝室各不相同;台阶深邃,宛如殿堂。 虹垂两涧清殊派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归来的喜悦之情。 首联“只影天南无伴侣,九旬两度下西泷。”意思是说,在南边的天空中没有伴侣,已经九十岁了两次来到西边的山涧。这里的“西泷”指的是西面的山涧,而“九旬两度下西泷”则表示诗人已经九十岁了。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感。 颔联“壮年风韵今犹是,良夜月明歌更长。”意思是说,虽然年纪已经很大了,但是依然保持着年轻时的风采,在美好的夜晚唱着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