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苍龙腾夜雨,平明犹自下沉沉。
烟迷细柳望无际,泥踔征舆苦不禁。
官驿几回成独坐,客途千里漫孤吟。
晚山晴霁果何意,迟尔秋原作旱霖。
【注】这首诗是诗人在桐城(今安徽桐城县)的夜雨后,次日天晴的所见所感。
东海苍龙腾夜雨,平明犹自下沉沉。
译文:东海上的龙在夜里腾云驾雾,黎明时还低垂着头。
注释:东海,即东海龙王。苍龙腾云驾雾,形容雨势很大。
平明,指天亮。
烟迷细柳望无际,泥踔征舆苦不禁。
译文:烟雾迷蒙,看不到尽头的杨柳;泥泞的道路让马车颠簸不已。
注释:细柳,形容杨柳枝柔软细腻,被烟雨笼罩。无际,无边无际。征舆,这里指乘坐的马车。
官驿几回成独坐,客途千里漫孤吟。
译文:几次路过驿站,我不得不独自坐在车上。长途跋涉,我只能漫无目的地独自吟诗。
注释:官驿,古代官府设立的旅馆或驿舍。几回,多次,表示次数多。
客途,旅途中的人,泛指旅行者。孤吟,独自吟诵。
晚山晴霁果何意,迟尔秋原作旱霖。
译文:傍晚时分山景晴朗,这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何不等到秋天就提前出现干旱呢?
注释:晚山,傍晚时分的山景。晴霁(jì),天气放晴。迟尔,为何要等这么久?秋原作旱,指秋季降雨很少。
赏析:首联“东海苍龙腾夜雨,平明犹自下沉沉”,以东海龙比喻暴雨,形象生动;而“平明”一词则将时间推移至黎明,为下文作铺垫。颔联“烟迷细柳望无际,泥踔征舆苦不禁”,描绘了一幅烟雨蒙蒙、柳树朦胧的景象。“征舆苦不禁”,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辛酸。颈联“官驿几回成独坐,客途千里漫孤吟”,进一步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艰辛。尾联“晚山晴霁果何意,迟尔秋原作旱霖”,则是诗人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疑问,以及对季节变换的观察和思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艰辛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