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歌谁和予,清曲予赓汝。
十载旧知音,幽兰芬妙语。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此诗前两句写诗人在席上与文澜的高歌对答,后两句写与友人的深情厚谊。全诗结构紧凑,层次清晰,情感真挚。

“高歌谁和予”,诗人开宗明义,点明自己要唱什么,即高歌,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格律严谨,要求平仄协调。“和”字是动词,意为应和、和声。“予”指诗人自己。这两句是说:我要唱出高歌来,你来和我应和。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诗人以人的情感,使读者感受到诗人的热情奔放、豪迈洒脱的性格。

“清曲予赓汝”,“汝”通“汝”,代指文澜。“赓”字的意思是继续,接续。这一句意思是:我唱起高歌来,你来继续唱。这句也是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诗人比作一位能歌善舞、技艺高超的人。

“十载旧知音,幽兰芬妙语。”这两句的意思是:我们相识已经十年了,你那幽兰般的芬芳话语真是美妙绝伦啊!“十载”、“幽兰”都是虚词,用来修饰后面的名词。“旧知音”指的是旧日的知心朋友。“幽兰”是古代常用以比喻人品高雅的兰花;这里借指文澜的高尚品德。“幽兰芬妙语”中的“妙语”是指优美的话语。“幽兰”在这里用来形容文澜品格的高雅,同时也暗喻了文澜所说的话非常美妙动听。这两句运用了比喻、衬托的修辞手法,通过“幽兰”和“妙语”这两个词语把文澜的人格美和语言美表现出来,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赏析:

首联“高歌谁和予,清曲予赓汝”,一开篇就以高亢激越的歌声和清脆悦耳的琴声勾勒出一幅热烈欢腾的场面。“高歌”,指歌唱,这里指宴席上的酒筵音乐,它表现了宴请者的心情,也表现了宴会的欢快气氛。“谁和予”三字既表明了宴会主人的自信和豪情,又透露出一种期待和兴奋的情绪。“清曲”二字既表明宴会上的乐器演奏,又说明乐曲清新悦耳,令人陶醉。“予赓汝”,意谓我唱给你听,也就是你为我伴奏。这一联运用互文的手法,既写出宴会的气氛,又写出宴席主人的心情,表达了他对文澜的欢迎和喜悦之情。

颔联“十载旧知音,幽兰芬妙语”,承上启下,承接上句,进一步抒发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十载”二字既表明他们相识已久,又突出了他们之间的友情之深。而“旧知音”则表明这份友情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他们彼此都十分珍惜这段难得的友谊。“幽兰芬妙语”,既是对文澜人品的赞美,又是对他所说妙语的赞赏。这里的“幽兰”象征着文澜的高雅品格,同时暗示着他所说的妙语也如同幽兰一般芳香四溢。“芬妙语”则是对他所说妙语的赞美,他所说的妙语如幽兰一般芬芳馥郁、美妙绝伦。

颈联“高歌谁和予,清曲予赓汝”,再次强调宴会主人的热情和豪爽,并表现出他与文澜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相互信任。尾联“十载旧知音,幽兰芬妙语”,再一次强调两人之间的友谊之深、感情之真。

整首诗结构紧密,层层推进,既有描写,又有议论,充分展现了诗人热情豪迈的性格和深厚的友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