阇西山色高百寻,我行独傍鼋鼍吟。
霜天箫鼓双江迥,海日帆樯大虎阴。
菅蒯历历蝤蛑出,斥卤茫茫牡蛎深。
正是暨南声教地,他时诸益几沾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关键词语的解释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句中重要信息,根据题目要求理解诗句内容。
此诗前四句写山行所见的风光,后四句写山中的渔村和渔人,表达了诗人对渔村生活的向往和对渔人的赞美之情。“霜天”指天气冷。“箫鼓”,指吹奏的乐器。“双江迥”,指江面广阔。“海日帆樯大虎阴”,指太阳照耀着大海,船帆在阳光照射下显得十分鲜明。“菅蒯历历蝤蛑出”,指菅蒯丛生,螃蟹爬出。“斥卤”,即盐碱地,泛指荒地。“牡蛎深”,指牡蛎生长得十分茂盛。“暨南”,指南宋时广州(今广东广州),这里借指福建。“诸益”,指渔人。“沾襟”,沾湿衣襟,指为渔人高兴而流下了眼泪。
【答案】
过山
我独自行走在阇西山边,只听见鼋鼍(yuè tuó)发出的声音。霜天中,箫鼓声声;江面宽阔,海日高悬。菅蒯(cǎo kuǎn)
螃蟹爬出,荒地茫茫,牡蛎茂盛。正是暨南声教之地,他时我们这些渔人,也沾沾自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