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倚东峰下,西陵望郁然。
玄宫深閟日,玉座迥浮烟。
风雨清明候,乾坤正德年。
攀龙无处所,空有泪潺湲。
【注释】
徙倚:徘徊、留恋。东峰下:指华山之东峰下,即著名的华山南峰的东侧。西陵:华山北峰。郁然:山势高峻的样子。玄宫:帝王的陵墓,这里代指黄帝陵墓。閟(bì):封闭。玉座:指帝王的坐位,这里指黄帝的座位。迥浮烟:远远上升的云雾。乾坤:指天地,这里指宇宙。正德年:正当太平盛世。攀龙:登龙,比喻做官或飞黄腾达。
【赏析】
《望陵二首》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组诗作品。此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作者任右拾遗时,当时玄宗已开始荒淫享乐的生活,政治日益腐败,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王维看到这种情形,就写了这首诗来讽谏当朝皇帝。
“徙倚东峰下,西陵望郁然。”意思是说王维徘徊留恋在华山的东峰之下,向西陵上望去,只见那高耸入云的山峰显得十分高大壮观。这两句诗描绘了华山雄伟的山势和壮丽的景色,为下文的抒情作了铺垫。
“玄宫深閟日,玉座迥浮烟。”意思是说黄帝陵墓幽静而深远,阳光无法照射到它的上面。帝王的坐位高高在上,云雾缭绕,仿佛升向天空。这两句诗进一步描写了陵墓的神秘莫测和尊贵的地位,也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之情。
“风雨清明候,乾坤正德年。”意思是说在清明的风雨天气里,天地之间充满了生气和活力。这是一个太平盛世的象征,象征着国家的政治清明和人民安居乐业。
“攀龙无处所,空有泪潺湲。”意思是说像王维这样的文人,只能仰望那些权势人物的高位,却无法与之交往。他们只能在高处流泪,感叹自己的不幸遭遇。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