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仞峰头一振衣,孤松苍翠欲成围。
干霄壁峡何年劈,绕杖浮云万壑飞。
涧竹每于声律细,僧居多傍石林扉。
银河好向津头问,忽听疏钟报晓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1. 飞来览胜其一:
  • 注释: 飞来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南,因其奇特的山峰而得名,是中国佛教名山之一。这句描述了诗人在飞来峰上游览的情景。
  1. 万仞峰头一振衣,孤松苍翠欲成围。:
  • 注释: 万仞,形容山峰极高,有如万丈之高。这里指的是飞来峰。振衣,意为抖落衣服上的尘埃,比喻登上山顶。孤松,指孤立的松树。苍翠欲成围,意指松树苍翠欲形成一片树林。
  1. 干霄壁峡何年劈,绕杖浮云万壑飞。:
  • 注释: 干霄,直通高空,这里形容山壁陡峭,如同冲破霄汉。壁峡,指山壁形成的峡谷。这里用“何年劈”表达了时间的久远和自然之力的伟大。绕杖,指松树环绕着树枝,仿佛在支撑着松树。浮云万壑飞,描绘了云雾缭绕、山谷间的景色。
  1. 涧竹每于声律细,僧居多傍石林扉。:
  • 注释: 涧竹,指山涧中的竹子。这里用“声律细”来形容竹子的音调优美。多傍石林扉,意指寺庙多建在岩石峭壁上,门前常常是石头堆砌的门扉。
  1. 银河好向津头问,忽听疏钟报晓晖。:
  • 注释: 银河,指夜空中闪烁的银河。津口,河流或溪流的入口。这句诗可能是在描述诗人看到美丽的银河出现在溪水出口处的情景。疏钟,指稀疏的寺庙钟声,这里暗示了清晨时分寺庙传来的钟声。报晓晖,意味着钟声唤醒了曙光,也象征着希望和新的一天的开始。

综合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飞来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从登顶到下山,再到寺庙与钟声,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展现给读者。整首诗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有对人文景观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