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攻文耻为吏,群公谬许青云器。陆机词赋何足奇,徒令四海知名字。
黄鹄铩翼无雄飞,邯郸才人厮养妻。况复夫人有美子,折腰垂首端为谁。
呜呼七歌兮歌且住,春来拔剑还山去。

注释:

  1. 余羁秣陵:我被囚禁在秣陵(今江苏南京)。乞休累疏,多次上奏请求退休。格于新令:被新的命令所限制。郁郁之怀伏枕增剧:忧虑的心情无法排解,躺在床上病情加重。遂效杜子美同谷体为秣陵七歌时丙戌九月既望也:于是模仿杜甫的《同谷七歌》体式,创作了一首题为《秣陵七歌》的诗,时间是在丙戌年的九月十四日夜晚。
  2. 少年攻文耻为吏,群公谬许青云器:年轻时就致力于文学,以有才能而耻于做官,群公(指朝廷中的高级官员)误认为我是有才德的人,把我看成了可以担当大任的官吏。陆机词赋何足奇,徒令四海知名字:陆机的辞赋有什么值得称赞的呢?不过是让我这个无名之辈在四海之内闻名遐迩罢了。
  3. 黄鹄铩翼无雄飞,邯郸才人厮养妻:黄鹄(即天鹅)虽然有高远的志向,但翅膀已经折断不能高飞;邯郸的才女虽然聪明美丽,却不得不嫁给一个平庸男子做妻子。
  4. 况复夫人有美子,折腰垂首端为谁:何况还有贤良的妻子和聪明的儿子,为了生计不得不低头弯腰,这都是为了谁来啊?
  5. 呜呼七歌兮歌且住,春来拔剑还山去:唉!《秣陵七歌》啊!你暂且停下吧!春天来了,我将拔出剑来回到山中去。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被贬谪至秣陵期间所作,诗人借咏史抒怀,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悲愤与无奈。全诗采用七言古体形式,共七篇,每篇都以不同的历史人物为题作诗,通过咏史抒发自己壮志未酬、仕途失意的悲愤情绪。
    首联“少年攻文耻为吏,群公谬许青云器”,点明自己因年少时有才华,所以立志要有所作为,不满足于做一个普通官吏。然而,现实却让自己感到失望,因为朝廷中的一些大臣们竟然错认为他有能力担任更高的官职,这无疑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困扰。
    颔联“黄鹄铩翼无雄飞,邯郸才人厮养妻”,借用两个典故来比喻自己的处境。黄鹄虽然有高远的志向,但翅膀已经折断不能高飞;邯郸的才女虽然聪明美丽,却不得不嫁给一个平庸男子做妻子。这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
    颈联“况复夫人有美子,折腰垂首端为谁”,进一步描绘了自己的困境。妻子贤良,儿子聪明,但他们的生活却是如此艰辛,为了生计不得不低头弯腰。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历史上的一些著名人物,他们在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贡献的同时,往往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和牺牲。
    尾联“呜呼七歌兮歌且住,春来拔剑还山去”,表达了自己的坚定立场和决心。既然现实如此残酷,那么诗人就决定不再继续忍耐下去,而是要像古代的英雄一样,勇敢地面对现实,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到底。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春天来了,他将重新拿起手中的剑,回到山中去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