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山在终蒉,凿井须及泉。
弱龄昧所适,中道遂弃捐。
穷庐耻衰朽,肝肠日忧煎。
我思古达人,亦以文辞宣。
不聆南山歌,谁知宁戚贤。

寓怀二首

为山在终蒉,凿井须及泉。

弱龄昧所适,中道遂弃捐。

穷庐耻衰朽,肝肠日忧煎。

我思古达人,亦以文辞宣。

不聆南山歌,谁知宁戚贤。

注释

  1. 为山在终蒉:终蒉(kù)是古代的一种土坯墙,这里比喻隐居山林的生活。
  2. 凿井须及泉:意思是说打井必须挖到泉水,比喻做事要找到关键。
  3. 弱龄昧所适:弱龄(wēi líng)指的是年轻时期,昧(mèi)指不了解、不明白。这里指年轻时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或方向。
  4. 中道遂弃捐:中道(zhōng dào)中途,这里指人生道路上的半途而废。弃捐(qì juān)抛弃。
  5. 穷庐耻衰朽:穷庐(qióng lú)简陋的房屋,衰朽(shuāi yōu)指破旧不堪。这里指贫穷简陋的生活和内心的羞愧。
  6. 肝肠日忧煎:肝肠(gān cháng)形容内心极度痛苦,忧煎(yōu jiān)忧虑煎熬。
  7. 我思古达人:古人中有志向远大、有才能的人。
  8. 亦以文辞宣:文辞(wén cí)指文学才能,宣(xuān)宣扬。这里指通过文才来传播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9. 不聆南山歌:聆(líng)倾听,南山歌(nán shān gē)指古代歌颂南山的歌谣。
  10. 谁知宁戚贤:宁戚(níng qì)春秋时期的贤人,以唱诵诗篇《小雅·北山》闻名。《小雅》是中国古代的乐府诗歌总集之一。贤(xián)指贤能之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思考。首句以“为山在终蒉”起兴,形象地表达了隐居生活的美好与理想状态。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诗人发现自己在人生的旅途中迷失了方向,陷入了困境之中,无法继续追求自己最初的梦想,因此产生了放弃和自我谴责的情感。诗中“弱龄昧所适,中道遂弃捐”直接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年少时未能把握机会的懊悔和自责。这种情绪贯穿全诗,成为诗人内心的主要冲突和挣扎。

诗的后两句则转向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穷庐耻衰朽,肝肠日忧煎”,表达了诗人对贫困和落后生活的不满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深忧虑。最后一句“我思古达人,亦以文辞宣”,则是诗人在绝望中寻求慰藉的方式,他希望自己能够像古代那些有远大抱负和卓越才华的人一样,用文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以此传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衬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纠结与挣扎,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