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登麻地岭,露发松楸气。
三代安祖茔,屡入吾梦寐。
岂必清明来,展拜享堂内。
纸钱飞上天,酹酒香归地。
苔翳王公碑,不敢侵其字。
定有精灵归,气脉通苗裔。
下山馀白云,护我先灵在。
【注释】麻地岭:地名,在今安徽桐城。三代:指夏、商、周三个朝代。安祖茔:安置祖宗的坟墓。清明来:清明时节祭祀祖先。王公碑:指墓地上的石碑。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登麻地岭拜祭祖坟后写的一篇记事诗。诗人在清晨登上麻地岭,看到山头松楸间露珠晶莹,便想到这是先人遗留的气魄,于是怀着崇敬的心情,到祖墓前献上纸钱和酒肉,并祈祷祖先神灵保佑后代子孙,永远昌盛。
首句“晓登麻地岭”点明时间、地点。
第二句“露发松楸气”,以景写情,既点出时间(清晨),又渲染了气氛(山高露重),更表现了诗人虔诚祭拜的心情。
第三句“三代安祖茔”,“三代”即夏、商、周,这一句表明自己要祭拜的是三朝祖先的坟地。
第四句“屡入吾梦寐”,“屡入”表示次数多。这句说祭拜祖先的次数多了,就进入梦境。
第五句“岂必清明来,展拜享堂内”,清明节祭祖,不一定非要亲自到场,也可以把祭祀活动举行在祠堂内。
第六句“纸钱飞上天”,用夸张的手法描写烧纸钱的动作。
第七句“酹酒香归地”,把祭祀仪式中的洒酒、叩头等动作具体化了,也表达了对祖先的敬意。
第八句“苔翳王公碑”,王公碑指的是帝王将相之墓碑。这句说明墓地上的石碑被青苔遮蔽了,而自己不敢侵犯这些字迹。
第九句“定有精灵归,气脉通苗裔”,这两句是说祖先的精灵一定会回到故土。
第十句“下山馀白云”,从山上下来时天空有白云飘荡。
最后两句“下山馀白云,护我先灵在”。意思是说下山途中余下那片白云,就像在保护我自己的祖先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