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芦不掩棺,丹心塞天地。卢龙塞外昏,尺土骄胡骑。
淬剑守孤城,生死安所避。臣节殉封疆,岂惟愧怀二。
枯骨与城存,君臣朋友义。白杨郊外草连连,惜君壮君酹君前。
耿耿忠魂悬日月,崎岖犹照帝城边。

【注释】:

敝芦(bì lú):破旧的苇席。掩(yǎn):遮盖。棺(guān):棺材。

丹心塞天地:忠心耿耿,如天地般广阔。

卢龙塞外昏:卢龙塞外昏暗不明。

尺土骄胡骑:一寸土地,让匈奴骑士骄气凌人。

淬(cuì)剑:磨利兵器。

生死安所避:生与死的安危,我如何回避?

臣节:臣子的义务和气节。

殉(xùn):为……牺牲。

岂惟愧怀二:难道只是惭愧于有两位君王?二,泛指君。

枯骨与城存:我的骨骸尚在,而城池已被毁坏。

君臣朋友义:君臣之间的情谊、朋友之间的情谊。

白杨郊外草连连:城外白杨树林中草木丛生,一片荒凉。

君壮君酹(lèi)君前:你英勇地为君王献祭。君前,对君王表示敬意的地方。

耿耿(gěng gěng):明亮的样子。耿耿,形容忠诚之心永远不灭。

悬日月:悬挂在天上,比喻忠魂永不消逝。

崎岖犹照帝城边:即使身处艰难困苦之中,仍能照亮皇帝的宫阙。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启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忠臣为了保家卫国不惜牺牲自己的悲壮情景。全诗以“哭罗瀛石司理”作为开篇,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位忠臣的哀悼之情。

首两句“敝芦不掩棺,丹心塞天地。卢龙塞外昏,尺土骄胡骑。”描述了罗瀛石司理的忠贞之志。他虽然身陷囹圄,却仍然坚守信念,不肯屈服。他的忠心如同天地一般广大,令人肃然起敬。而卢龙塞外的昏暗景象,则进一步衬托出罗瀛石司理的英雄气概。他宁愿舍弃自己的一切,也要保卫国家的安宁,不让胡人骑到我们头上。这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敝芦不掩棺”这个意象,象征着罗瀛石司理虽然身陷囹圄,但他的精神却永垂不朽,永远不会被世人遗忘。

接下来四句,“淬剑守孤城,生死安所避?臣节殉封疆,岂惟愧怀二。”表现了罗瀛石司理坚守边疆的决心。他手握利剑,誓死守护着这片国土。面对生死,他无所畏惧。他的忠诚精神,不仅仅是对国家的忠诚,更是对君王的忠诚。他愿意为了保护国家和君王的利益,付出自己的一切代价。这一句中,诗人运用了“生死安所避”这个意象,强调了罗瀛石司理为了国家的安危,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坚守边疆的决心。

最后两句“枯骨与城存,君臣朋友义。白杨郊外草连连,惜君壮君酹君前。”则表现了罗瀛石司理与国家共存亡的崇高情操。他的忠诚如同枯骨与城墙共存,永远不会被破坏。他的忠诚精神,也成为了君臣之间友谊的象征。他为了国家和君王的利益,不惜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枯骨与城存”这个意象,表达了罗瀛石司理虽然已经逝去,但他的精神却依然存在,与城墙共存。同时,他也用自己的忠诚精神,为我们树立了一座永恒的丰碑。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罗瀛石司理的英勇形象和高尚品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位英雄的深深怀念和尊敬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