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翛然出世姿,名山游遍未归时。
葛洪井水今如此,欲觅真丹在武夷。
【注释】
出世:超脱尘世。武夷:山名,今属福建。真丹:指道教徒追求的长生不老药。
赏析:
这是一首赠人诗。首句写诗人超脱物外,潇洒自得的情趣。次句写他游遍名山大川,但始终未找到长生不老的仙丹。“葛洪井水”是晋代道士葛洪炼制仙丹的地方。三句写诗人对这种仙丹的追求。最后一句写诗人终于在武夷山找到仙丹,表现了他对仙丹的渴望和向往之情。全诗语言质朴,风格清新明快,给人以美的享受。
一卷翛然出世姿,名山游遍未归时。
葛洪井水今如此,欲觅真丹在武夷。
【注释】
出世:超脱尘世。武夷:山名,今属福建。真丹:指道教徒追求的长生不老药。
赏析:
这是一首赠人诗。首句写诗人超脱物外,潇洒自得的情趣。次句写他游遍名山大川,但始终未找到长生不老的仙丹。“葛洪井水”是晋代道士葛洪炼制仙丹的地方。三句写诗人对这种仙丹的追求。最后一句写诗人终于在武夷山找到仙丹,表现了他对仙丹的渴望和向往之情。全诗语言质朴,风格清新明快,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句解析与译文: 夜: - 注释: 夜晚,时间背景。 - 译文: 夜晚,主人的城郭已经离开,柴门显得更高更远而闲适。 - 赏析: 这个简短的句子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画面,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静谧。 主人城郭去,柴门高更闲。 注释: 主人,泛指主人或主人所在的地区。城郭,古代城市周围的城墙。高,高大;闲,悠闲、不忙碌。 - 译文: 主人已离开,城郭变得遥远
宿千山龙泉寺 风华绝代,禅房花木深 1. 诗篇初读 - 诗句内容与寓意 - 五更风雨密,孤枕暗钟频 - 白日愁为客,青山不定身 - 涧响虫声杂,窗虚花气新 2. 译文对照 - 译文逐句详解 - 关键词解释 3. 诗歌赏析 - 自然美景描绘 - 禅意深远表达 - 诗意人生哲学反思 4. 文化背景 - 历史地位及建筑特色 - 龙泉寺在佛教中意义 - 千山风景与文化交融 5. 创作灵感 -
【诗句解读】: 1. 一旬谈笑里,万里别离中。——十天的交谈欢笑之中,万里之隔的分别。 2. 策马春山响,孤城旭日红。——策马奔驰在春天的山间,远处的城池在朝阳下显得分外耀眼。 3. 离杯归思满,分手客心同。——离别时酒杯中满是离愁,分别时客子的心情也和酒杯中的酒一样满溢。 4. 珍重千金铗,长歌使我逢。——珍重地收起价值千金的宝剑,长歌一曲让我在这旅途中再次相遇。 【译文】:
【注释】 丁酉:指天启七年,即公元1627年。 傍寺逢生日,趋庭忆往年:在寺庙里过生日(生辰),想起以前的日子。 既无酬下地,犹自戴皇天:既然不能报答天地的恩德,仍然像从前那样顶礼膜拜。 断戍荒烟合,孤城月悬:荒凉的边塞,烟雾缭绕,月光悬挂在孤独的城楼上。 珠海上,清切乱啼鹃:在珠海上,杜鹃鸟凄厉地鸣叫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天启七年(1627)农历八月十五日生日时写的。此诗以“逢”字起头
【注释】: 1.丁酉生日宿沈阳南塔寺其二:指诗人在丁酉年(7679)生日时住进沈阳的南塔寺。 2.儿女:指妻子儿女。 3.十年:诗人自比,十年来辛苦劳苦。 4.枯冢树:坟墓上的树木。 5.石梁:指石桥。 6.侍烛:点蜡烛。 7.悲天:感叹苍天。 8.幸依塞下:庆幸还能住在边关塞外。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丁酉年(7679)生日时住进沈阳南塔寺后所写的第二首诗。前两句说自己为子女操心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黑水沙边路,终宵对月明”,是说作者身居幽深的山中,与诸兄弟相会于黑水边的沙路上,直到深夜,对着明亮的月光畅谈心事。中间两联“我无青嶂梦,谁有向秋情”,则是说:自己没有像青嶂那样高远、壮阔的梦境,谁又能像我一样在秋天里满怀感伤之情呢?“塞草不成绿”“孤松亦作声”两句,则是说自己与诸兄弟相聚,共话平生,却只能听到远处的风声,而那塞草和孤松
诗句注释及赏析: 1. 晓发牛庄 - 释义:早晨出发到牛庄。 - 赏析:描述了清晨的出发,给人一种宁静而充满期待的感觉。 2. 发棹辞寒碛 - 释义:扬帆启程,离别寒冷的沙地。 - 赏析:描绘了告别艰难环境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环境的依依不舍。 3. 扬舲起楫师 - 释义:扬帆起桨,作为旅伴。 - 赏析:表现了诗人对旅途伙伴的珍视,以及他们之间的友谊和相互支持。 4. 不关行处苦 - 释义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谦的作品,描绘了诗人在渡海时的感受和心情。全诗如下: ``` 将渡辽海先题牛庄寺 其三 晨起听鸡声,关心事事生。 独怜浮海意,仍是感恩行。 怒浪迎风白,朝暾半夜明。 一帆天地外,谁念此时情。 ``` 注释: 1. 将渡辽海先题牛庄寺:诗人准备渡海去辽西时,特意在牛庄寺题写了诗句,表达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担忧与责任感。 2. 晨起听鸡声,关心事事生:清晨醒来听到鸡鸣的声音
将渡辽海先题牛庄寺 其二 钟声犹傍寺,海气已惊心。 地是人间尽,云从此路深。 风波供旅思,岛屿忆秋林。 回首天山雪,何由寄一音。 注释: 1. 牛庄寺:在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牛庄村内,建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公元1620年)。 2. 钟声犹傍寺:指寺庙的钟声仍然清晰地回荡在耳边。 3. 海气已惊心:海风吹来使人感到心惊胆战。 4. 地是人间尽:意思是这个地方已经到了世界的尽头
丁酉九日南还别剩师叔雁碛寒沙白,云峰野烧红。 风声皆向北,人意未离东。 锡振边尘落,书缄血泪空。 依依看寸晷,愁听暮天钟。 【注释】 1. 丁酉:古代干支纪年方法之一,“丁”是地支的第五位,“酉”是地支的第七位,合起来是第九个地支,所以叫“丁酉”。 2. 雁碛(suì):指沙漠,碛是沙石堆积的地方,也泛指沙漠。 3. 云峰:高耸入云的山峰。 4. 锡振:古地名,位于今甘肃省武威市境内。 5.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紫云深处不胜春,万羽齐飞艳掠人。” - 注释:紫云深处,形容地方幽深、景色美丽。不胜春,指美景难以胜数,春天的景致让人陶醉。万羽齐飞,描述鸟儿众多,飞翔时形成壮观的场面。艳掠人,形容鸟儿的美丽和色彩鲜艳,令人眼花缭乱。 - 赏析:这句诗描绘的是一幅春天里繁花似锦、鸟语花香的美景图,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2. “映得旌幢连绛节,安期枣色白如银。” - 注释
罗浮红鸟 罗浮山的红鹤,羽色如火,飞翔于蓝天白云之间 扬州鹤顶:指扬州的鹤,其头顶为红色 丝丝:形容羽毛细长而柔滑 玛瑙杯深玉一池:用玛瑙制成的杯子盛满了清澈的玉液 玛瑙:宝石名,此处形容酒色如同玛瑙般晶莹剔透 玉一池:形容酒液如同玉石一般清澈透明 为问楚宫能舞否,笼归金屋两相宜:在楚国宫廷中,这些红鹤能否跳舞?它们被关在华丽的笼子里,是否适合在富贵人家居住? 为问:询问 楚宫:楚国宫廷 能舞否
注释: 罗浮红鸟:指杜鹃,又名“子规”,因其叫声像“不如归去”而得此名。 芳草王孙意已迷:芳草是指春草,这里指的是春天的景色,而王孙则指贵族子弟,这里的“王孙”暗指作者自己。 谁闻仙洞下方鸡:仙洞下方的鸡,即山中深谷中的鸡,它不会知道人间的繁华景象。 丹山不信文鸾好:丹山是红色的山,文鸾即彩鸾,这里指的是美丽的凤凰。 斜掠东风羽翼齐:在东风中斜掠而过,翅膀整齐划一。 赏析: 这首诗以杜鹃自喻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味草编蒲见古今: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人用自然材料(如草木)编制生活用品的怀念。这里的“味草”指的是用植物编织的物品,而“蒲”则是用蒲草编织的席子或帘子等。 - 味:这里指使用。 - 草编:用草编织的制品。 - 蒲:一种植物,此处可能指蒲草制成的物品。 - 见:观察、见识。 - 古今:古代和现代。 2. 慈帏八十臈雪深:描述母亲年过八旬依然坚强不屈的生活状况。 - 慈帏
寿姚接宾八十一,这是一首祝寿的诗,为八句。 八十还教八十长,多君时炷佛前香:祝愿姚接宾年岁再高,仍然健康长寿。 眼看四代神俱壮,亲手新高玳瑁梁:姚接宾是姚姓人,在古代,“姚”是姓氏;“接宾”是名字。“玳瑁梁”指用玳瑁制作的屋梁。玳瑁是一种大型海洋哺乳动物,生活在海洋深处,因外形酷似龟壳而得名。 注释:本诗以“寿姚接宾八十一”起韵,以下各句均与“姚”、“接宾”有关。首句中“八十”二字重复出现
寿姚接宾八十一 每入罗浮便过君,儿孙引得拜江滨。 金丹宝箓无寻处,仙籍分明有此人。 注释: 每:每次。罗浮:山名,在今广东。 过:路过。君:您。 引得:带领、引导。 仙籍:仙人的名册。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长寿和仙道的向往。诗中描绘了他在罗浮山的游历,以及儿孙们的陪伴。他希望找到金丹宝箓,以期长生不老,实现仙道。然而,尽管他一直在寻找,但并未找到。因此,他深感失望,但又不放弃希望